□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唐佳燕 摄影: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唐佳燕
2025年1月9日上午,“湘潭大学宿舍投毒案”在湘潭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27岁的周立人戴着手铐,在法警的押解下出现在法庭,他面孔圆润白净,剃短平头,身高约一米八。
2024年4月7日,25岁的张某某在湘潭大学就读研究生期间,食用了室友的一罐“发苦的麦片”,6天后经抢救无效去世。公安机关侦查发现,张某某同寝室友周立人有重大作案嫌疑,将其刑拘。
开庭当天,湘潭大学学生、老师自发到场,现场座无虚席。
公诉机关宣读起诉书,经鉴定,张某某系秋水仙碱中毒致使多器官衰竭死亡。周立人因与室友发生矛盾心生不满,在室友周某某的麦片中投放秋水仙碱。张某某食用麦片后住院期间,周立人多次否认投毒。“周立人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致一人死亡,应以故意杀人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周立人表示对罪名无异议,但辩称,他往室友周某某的麦片中投秋水仙碱“只是想测试”,观察周某某服用后的身体反应,为自己制痛风类药做准备,没想到被张某某食用。
发苦的麦片
“我才25岁,我还想活……”开庭前一天,张某某的姐姐又想起2024年4月13日的那个下午。在转诊两家医院、连续多次全身换血、抢救无效后,张某某的姐姐跟随护士穿过一重重门,签下弟弟的死亡通知书。
2024年4月7日,弟弟张某某在湘潭大学法学院研究生宿舍食用了室友桌子上发苦的麦片后出现不适,此后症状迅速恶化,直至死亡。
极目新闻记者获取的病历报告显示,4月7日中午,张某某持续性腹痛,呕吐、腹泻十多次,下午到达湘潭市中心医院发热门诊就医,初步诊断为疑似急性胃肠炎,后有所好转。4月8日,病情却急转直下:他呕吐多次,到急诊就诊并住院。4月9日,主治医师查房时称,他已“病情危重”。9日晚,湘潭市中心医院给张某某下了病危通知书,显示张某某多器官感染,肝肾功能受损严重。10日下午,张某某被转到中南大学湘雅医院ICU病房,诊断为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用上呼吸机、多次全身换血。
据三联生活周刊报道,张某某的一位亲属表示,医院会诊时曾“高度怀疑食物中毒”。4月10日晚,第三方毒物检测机构检测结果显示,未在送检标本中发现常见的农药、鼠药类毒物。
4月13日下午,张某某抢救无效死亡。
张某某的姐姐至今无法忘记,弟弟被病痛折磨,曾向父亲求救“我才25岁,我还想活”。
4月12日下午,张某某的家人报警。7天后,湘潭市公安局雨湖分局发布通报,称周立人有重大作案嫌疑,已被依法刑事拘留。
案发后,警方在周立人住所查获一棕色小瓶,瓶身标签已被撕掉,在他随身携带的药包中发现多颗药丸、张某某保留的麦片中,均检测出超正常量的秋水仙碱成分。
秋水仙碱,可治疗痛风,但需严格控制用量,治疗痛风的秋水仙碱片仅含有极其微量的秋水仙碱,24小时内不能服用超6mg。
周立人的11次有罪供述显示,他投放了约100mg秋水仙碱。
因琐事产生矛盾
2025年1月10日下午,阳光斜斜地照在湘潭大学宿舍楼。案发的宿舍楼栋共7层,大门配备电子锁,需要刷学生卡才能进入。事发宿舍位于高层,一条过道两旁共三十多个房间。宿舍内上床下桌4人间,两间宿舍共用一个阳台,阳台上还晒有几件男生的衣服。
2023年7月,周立人搬进了这里。搬进宿舍时,他的床位对面是周某某,斜对面是张某某。
2024年4月初,周立人从辅导员处得知,张某某等三名室友申请让他搬出宿舍。
调寝申请书里写道,周立人不冲干净厕所、经常半夜一点晚归,动静很大影响他人休息,还在宿舍舞刀、阳台上烧烤。最大的矛盾是,周立人只要在宿舍就不允许关窗,“成为铁律”。
此前的几天,因宿舍附近施工灰尘噪声大,张某某终于忍无可忍,在500人的新生大群里发言:“兄弟们,这个噪声大不大?灰尘也大吧,我想关一下门和窗,室友不让,他让我问一下,哪个寝室在修路时需要关门关窗?”
公诉机关出示的一份证据显示,周立人在手写的一份“游魂行动”笔记中,称张某某“影响我的共情能力,低劣基因必须清除”并称另一名室友(非周某某)在一旁支招,也要清除。
最后一次道别
在好友小然看来,被害人张某某性格温和,高中时甚至有些腼腆。人缘好,是“老好人”。小然记得,张某某在高中时曾多次借钱给一个家庭贫困的同学,几十几百地借,累计有一千块钱,最后毕业了,也没向对方要。
小然的手机里至今保存着,最后一次见到高中好友张某某的视频。那是一个冬天,张某某脸圆圆的,戴着头盔骑着共享电动车赴约,尽管已经毕业六年,他们的友情仍然没有变。
那天,他们一起逛商场,喝奶茶。张某某烦恼,自己因为考研胖了不少,决心减肥,加之马上面临毕业论文开题,有些压力。
临走时,他们约定好,以后要往大城市发展。他们都来自江西小县城。张某某喜欢杭州、深圳,憧憬一份稳定的工作。回到家,张某某在群里说,“友情真是至暗人生的一道光”,还被朋友调侃肉麻。
小然怎么也没想到,那再平常不过的一天,是他们最后一次道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