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讯(通讯员章晟)3月28日,在定点采集医院武汉市中心医院,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小王(化姓)成功捐献了261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这一袋宝贵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被紧急送至华东地区医院,帮助一名血液病患者重燃生命的希望。
小王表示,初中时他的数学老师经常向学生们讲述自己无偿献血的事情,让他对公益事业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2020年,小王就读本科时,参加学校组织的公益活动,主动加入了中华骨髓库。2024年4月,他接到红十字会的通知,得知自己与一位患者初配成功,经过深思熟虑,且在家人支持的前提下,他决定捐献造血干细胞。今年3月,他完成高分检测和体检,3月24日开始入住定点采集医院,接受动员剂注射。在检测、体检期间,他一边认真完成学校的课程,一边积极配合捐献工作。
3月28日,经过数小时的采集,小王成功捐献了261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他也成为中华骨髓库第19737例、湖北省第71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捐献成功之后,小王表示,自己能够拯救一条生命,感到挺高兴。当天,受捐者及其家人也委托工作人员送来了感谢信。信中提到,受捐者是一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患者,是小王的善举,让他们一家看到了希望,信中深情写道:“感谢您拯救了一个陌生的生命,也拯救了一个濒临破碎的家庭。”收到这封信,小王非常激动,他认为自己做的事非常有意义。
武汉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也为小王点赞,工作人员表示,造血干细胞的初配成功概率非常低,是几万分之一至十几万分之一,匹配成功非常难得。他认为,小王对捐献造血干细胞救人十分坚定,使得捐献能够顺利进行,这种行为是社会正能量的体现,应该大力弘扬。红十字会也呼吁,更多爱心人士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的行列,帮助有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