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评论员 屈旌
3月25日,四川省巴中市公安局巴州区分局发布通报:2名男子在巴州区某小区进行装修作业时,因焊接操作失当,致使一块方钢掉落,砸中楼下驾驶三轮车的杨某头部,致杨某经抢救无效死亡。目前,犯罪嫌疑人江某、吴某已被刑拘。(据3月26日澎湃新闻)
这是一起猝然而惨痛的悲剧。从天而降的钢块不仅夺走了一个年轻的生命,砸碎了一个家庭的幸福,更在每个人心头砸出了一个巨大的黑洞,让大家头顶的安全感摇摇欲坠。
高空抛物、坠物的破坏力,又一次以生命的代价呈现在我们面前。城市的高楼越建越多、越建越高,但很多人的安全意识却没有同步提升。警方通报中的“操作失当”四个字,深深刺痛人心。这意味着这场悲剧本来完全可以避免。根据《建筑法》规定,在高处作业时,施工企业必须确保作业环境安全,防止落物伤人等事故发生。实际操作中,有很多措施可以防止高空坠物伤人,比如搭设固定安全平网等。
然而,为何风险肉眼可见、法律规定和安全规范都很完备的情况下,依然因为“操作失当”导致惨剧发生?是因为某些人心存侥幸、疏忽大意,觉得不会发生事故?还是为了省事,不愿花费精力按照规则操作?抑或是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和监管不足,让相关规定悬空?每一个疑问,都指向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也提醒着我们,对微小的隐患不严肃对待,必然会付出巨大的代价。
此次事故再次为“头顶上的安全”敲响了安全警钟。所有高空施工企业和作业者、监管部门、社区和物业、小区居民,都要增强安全意识,防止 发生高空抛物、坠物事件。只有各方齐心协力织就严密的安全防护网,堵住所有安全漏洞,才能避免惨剧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