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24日

全球首套超临界煤气发电机组投用近一年

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5.4万吨

项目现场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马清妮 通讯员 周攀

发电效率达43.5%,年发电量10.6亿千瓦时,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5.4万吨,直接经济效益5亿多元……

这是广西防城港盛隆钢厂的145MW超临界煤气发电机组投用近一年后产生的效益。该机组由联投湖北工建安装公司施工,为全球首台超临界煤气发电机组。其成功投用标志着我国在冶金行业成为低热值煤气发电技术的领跑者。

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5.4万吨

2024年3月31日,历经一年的建设,全球首套超临界煤气发电机组,在广西盛隆冶金公司投产、并网。

煤气发电主要是将钢铁生产工艺中产生的富余煤气收集后燃烧发电。所谓超临界煤气发电,是指煤气在燃气锅炉中燃烧,产生的主蒸汽参数达到超临界状态(蒸汽压力25.4MPa,温度605℃),随即送入汽轮发电机组高效发电。

本次成功投产的145MW机组发电效率达43.5%,相当于每2.3个立方米的高炉煤气可以发1度电,每台机组年发电量10.6亿度,直接经济效益5亿多元,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5.4万吨,达到了节能、减排、降碳、增效的多种目标。

“先进安装技术的运用,BIM+数字化全过程项目管理技术,确保了工程完美履约。”项目经理徐坤介绍,BIM+数字化项目管理协同平台,实现了项目信息互联互通和多方协同;BIM+智慧工地管理体系,集施工材料备置、人员组织、施工工序优化等于一体;超临界煤气锅炉发电BIM+数字化设计与施工协同方法,均保证了质量,提升施工效率,还降低了成本。

镜面焊接确保构件精度

构件吊装也是制约施工的一大难点。针对超高大体积超薄管壁构件,项目团队通过自制框式吊装装置,让构件吊装中受力均匀;随后单片成组预拼装加单元式吊装技术,吊装前控制构件的拼装精度,再整体吊装,确保构件吊装到位后的精确度和结构稳定性。

机组构件多,现场焊接也是一大考验。项目技术负责人唐跃庭说,安装时因组件管排数量大,管排节距小,给焊口的焊接带来极大困难,必须采用特殊的“镜面焊”焊接工艺来焊接:依据镜面成像原理,在肉眼无法观察到的焊口位置附近放一面镜子,通过观察镜子内的熔池来控制焊接操作。

此外,项目团队采用过热器密集排管自制工装组对及焊接施工技术,分析试验过热器密集排管施工情况,根据施焊难点和焊接要求,研制顶撑工装装置,改进焊枪进行组对焊接,保障了排管组对精度和施焊空间,解决了现场焊接难题。

这是联投湖北工建安装公司贯彻“双碳”理念,提升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管理效能的典范。近年来,在建筑业下行压力下,该公司着力绿色施工,提升建筑安装工程管理效能,实现降本增效,成效显著。

--> 2025-03-24 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5.4万吨 4 4 楚天都市报 content_309004.html 1 全球首套超临界煤气发电机组投用近一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