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22日

“零添加”文字游戏该收场了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评论员 石平

说实话,以“千禾0”作为商标,真是太“鸡贼”了。尤其是在产品包装上,“0”特别醒目,有的产品同时还标有“零添加”,这无形中会给人一种暗示,“千禾0”就是零添加的意思。

近年来,一些食品、饮料企业迎合消费者对“自然、无公害”的追求,纷纷推出“零添加”产品,以示产品安全健康。实际上,“零添加”只是一个概念与噱头,并非真正的食品生产安全标准。据专家介绍,食品加工行业很难做到零添加,因为一些食品添加剂是必不可少的。

添加剂当然不是越多越好,滥用添加剂会造成危害。比如刚被央视3·15晚会曝光的“保水虾仁”,就是厂家添加了过多的保水剂磷酸盐,食用后会危害健康。一些商家正是利用消费者对滥用添加剂的反感,打出“零添加”的口号。但一些所谓的“零添加”名不副实,只是对某些添加剂做到了“零添加”,但依然会含有其他添加剂。

以《消费者报道》杂志的测试来看,“零添加味精”是“零添加酱油”的主要卖点之一。但检测结果显示,13款送检“零添加酱油”中均检出谷氨酸钠。这既可能与原料有关,比如小麦中谷氨酸含量相对较高,自然发酵过程中会产生谷氨酸钠;也可能与添加剂有关。虽然这13款酱油都号称没有使用味精,但是其中6款却不约而同地使用了另一种常见的增鲜物质——酵母提取物。行业人士介绍,酵母提取物中含有大量氨基酸衍生物,其中包括谷氨酸钠,能提高酱油的氨基酸态氮数值,起到增鲜提味的作用。

酱油也好,其他食品也好,“零添加”可能造成误读。比如,有的产品标称“零添加蔗糖”,看起来是不含糖的意思,实际上只是不含蔗糖,但可能含有葡萄糖、麦芽糖、果葡糖浆等糖类,它们和蔗糖一样具有较高的热量。

再回到“千禾0”商标,虽然是合法注册,但在实际使用时,有擦边“零添加”之嫌。

据报道,千禾味业于2007年提出“零添加”概念,并于2008年推出首款零添加产品,此后相继注册“千禾零”“千禾零加”“千禾0”“千禾0+”等一系列商标,意图不言自明。

人无信不立,商无信不兴。在网络时代,信息传播几乎没有时间差,消费者的辨别能力越来越强,一味玩概念、耍滑头的商家注定会被抛弃。老老实实做产品,严格把好质量关,方为正道。

--> 2025-03-22 4 4 楚天都市报 content_308751.html 1 “零添加”文字游戏该收场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