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评论员 石平
3月21日,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税务局稽查局公布司马南偷税案件处理情况。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税务局稽查局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司马南及其实控企业追缴税费款,加收滞纳金、罚款共计926.94万元,已全部入库。(据3月21日央视新闻报道)
不管是网络“大V”还是直播带货的“网红”甚至演艺明星,因为偷税漏税“翻车”时有报道,他们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除了被追缴相关税款、加收滞纳金和处罚款之外,网络账号被封禁,事业受阻,甚至还有人因此负债累累。就是说,偷税漏税是一种极其不智的行为,得不偿失,应该引以为戒。
回到司马南一案,官方通报中的“隐匿收入”“虚假申报”“虚列成本”等用词说明,他不是“漏税”,而是在知法犯法。虽然事发在2019年到2023年期间,但是在众多相关案例屡上热搜的情况下,他甚至没有主动交代问题,最后才被税收大数据发现,就令人十分疑惑。因为,他的偷税行为与他言论上的“冠冕堂皇”形成极度反差。
司马南被罚,就说明了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不管是谁,不管靠什么吃饭,都应该合法经营,遵纪守法。而且,网络“大V”因为粉丝越多,责任也就越大,更应该树立正面积极的形象,以身作则,积极纳税。
另据媒体报道,其在抖音平台拥有超3700万粉丝,在今日头条平台粉丝超1600万,全网粉丝高达6200多万。不得不遗憾地说,这样庞大的粉丝数据,都有可能一夜清零。
值得关注的是,一些网络“大V”靠言论出圈,引起关注就是为了生意,暗戳戳地建立自己的商业版图,言行未必是其“本色”。如同电视剧《潜伏》里面的经典台词,“嘴上都是主义,心里全是生意”。不过,如果当面说一套,背后做一套,言行不一,最后经不起时间和事实的检验。
司马南的人设瞬间崩塌,自己也成为一个笑话。此外,他的平台账号会不会被封禁处理?个人会不会被追究法律责任?事实表明,涉税问题一剑封喉,该来的都会来,想躲也躲不掉。
涉税问题不是小事,不要抱侥幸心理。承担纳税的责任和义务,是公民最基本的行为准则,也是做人的基本道理。司马南偷税话题在热搜挂榜,也刺痛公众神经。打工人每月都依法纳税,为什么他的收入那么高却要偷税?这是一种极大的不公平。
因此,有关部门对司马南的处理,就博得了网友的赞赏。对偷税行为就应该这样严肃处理,没有谁可以是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