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讯(记者王媛 通讯员曾偲偲)“好像,绿色的墨水瓶翻倒了,到处是绿的。”3月20日是春分节气,武汉市江汉区大兴第一实验学校新华校区四年级(1)班的语文教师吕妍带领孩子们创作诗歌,孩子们用自己的笔触和画笔,创作出一篇篇充满春日气息和童真的作品。
每到四年级,诗歌创编成为了教材内容中的重要一环。开学后不久,吕妍老师就给孩子们布置了“走进春天,感受美好”的作业,让孩子们将旅途中的每一处邂逅都精心绘制成一首首灵动的小诗。
通过翻阅孩子们的作品,可以看到学生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想象力。“晨曦微光中,蝴蝶在花间轻舞,绘就满园春色。”学生沈可欣创作了一首名为《春日舞者——蝴蝶》的儿童诗,还搭配了手绘插画,将蝴蝶比作风的画家,描绘出春日的美好与生机。李其泽的《植树节的誓言》则描绘了植树节到来时人们植树的场景,表达了种下希望与信念的美好愿景。
随着教学的推进,孩子们对诗歌的语言之美、意境之美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在学习冰心的短诗《繁星》后,孩子们纷纷模仿创作,用诗意的笔触抒发内心的情感。学完艾青的《绿》后,更多的诗作也相继诞生。
“在孩子们的创作中,亲情与自然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主题。”吕妍老师发现,学生们逐渐学会了放慢脚步,去感受生活的温度和自然的馈赠。
吕妍老师表示,朗诵诗歌能够锻炼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赏析诗歌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而写诗则能够促进创造性输出。这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语文能力闭环,不仅帮助孩子们学会了体味美好、记录美好,还培养了他们的共情能力和健康的情感认知体系,向他们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