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评论员 屈旌
近日,公安部公布一批摆拍违法典型案例,外卖员、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灵活就业群体成为“卖惨式营销”重灾区。(据央视法治在线)
近年来,短视频深度融入人们的生活。一些不法分子大肆利用自导自演、虚假摆拍手段,模糊真假边界,煽动公众情绪,炮制所谓的“爆款”。
这些不法分子,曾经死盯着大凉山等山区的老乡,立虚假人设,编离谱剧情,借机带货骗捐敛财。如今,他们又盯上了灵活就业群体。
摆拍者为了最大限度引发关注,无底线渲染和消费外卖员等群体的“苦难感”。有人冒充外卖骑手,自称电动车被盗,深夜在路边大哭,让很多网友跟着一起哭;有人自称是单亲爸爸,带着患病女儿一起送外卖,博取粉丝同情后带货牟利;有人编造摆拍外卖员送餐时被无理刁难的情节,刻意制造社会矛盾;有人炮制“带抑郁症妻子送外卖”的虚假剧情,将疾病和痛苦当成流量筹码……
“卖惨式”摆拍表面上体现了灵活就业群体的艰辛和不易,实质上是利用广大网友对基层劳动者的同情,给自己吸粉引流。为了博取眼球,摆拍者往往刻意制造对立,撕裂社会共识,其恶劣影响不可小觑。
灵活就业群体之所以会被“卖惨式”摆拍盯上,原因很简单,就是流量大、油水多。
一方面,我国灵活就业人员超过2亿,他们的工作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另一方面,公众虽然经常接触外卖员、快递员等群体,但对于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了解不深,容易被虚假信息蒙蔽。
外卖员、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都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存在。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不会天天拍视频求点赞,而是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奋斗。我们应该尊重和体恤他们的付出,但这份可贵的同情心,不能被虚假摆拍所利用。
激化矛盾、骗取同情的“卖惨式”摆拍,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整治,会严重破坏网络生态,扰乱社会秩序。2024年以来,中央网信办开展的多项专项整治行动,都将虚假摆拍列为重点整治对象。“清朗·2025年春节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更是明确表示要重点整治“假冒外卖员、快递员等群体,摆拍编造不实内容”。这样的集中整治是必要的,也是行之有效的。
但是,虚假摆拍、卖惨营销已经形成灰色产业链,如同牛皮癣一样,稍有不察便会死灰复燃。所以,除了专项治理,更需要社会各界共治,形成长效治理。相关部门要加强联动,线上线下同步发力,上下游全链条打击。以整治假冒外卖员的虚假摆拍为例,既要从严惩处相关自媒体账号及其背后的MCN机构,也要督促电商平台及时发现和处理销售假工作服等违规商品的行为,切断虚假摆拍利益链,有效杜绝乱象重生。
流量经济不能沦为“造假经济”,利用公众同情心牟利的行为不容姑息。电商平台要加强内容审核和监测,及时清理不实内容,从严处罚违规账号;网友们要提高警惕,善于甄别,积极举报各类虚假摆拍的违法行为。每个人都应当好维护清朗网络空间的责任人和生力军,让算法体现人心所向,让流量去往该去的地方。只有这样,导向正确、内容优质的自媒体才能脱颖而出,虚假摆拍、消耗公众同情的造谣者就会无地自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