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评论员 屈旌
1月4日,西安市鄠邑区一处叫黑山岔的网红冰瀑布景点,冰柱突然掉落,正在打卡的游客纷纷躲避。当地村干部和民警介绍,这里不是正规景点,一名女游客在躲避时摔伤。(据1月5日极目新闻)
网传视频记录下惊心动魄的一幕:巨大的冰柱从高处坠落,砸在山石和冰瀑布上,碎裂飞溅;下方的游客惊慌失措,四散跑开。场面一度失控,有人从石头上滑落。如此惊险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后怕。冰柱高悬,危险性显而易见,为何游客与冰瀑布的距离如此之近?为何景点没有采取任何遮挡措施?
果然,一切都是因为,这个景点不是正规景点,而是在网上走红引来游客打卡的野生网红景点。当地村干部介绍,因为冰柱有坠落的风险,有关部门在周边设置了提示牌,还在安全的地方设置了观景台。但有些游客不听劝,非要近距离看冰瀑布。这再次证明,不是什么地方都适合贴身打卡,一不小心,“仙境”就可能变成险境。
野生景点危及人身安全的问题,近年来十分突出。这些景点的兴起,往往源于社交媒体上的传播放大效应。一张绝美的照片、一段有趣的视频,就可能让原本默默无闻、人迹罕至的地方,变得人声鼎沸、客似云来。
然而,这些景点往往未经开发,游离于监管之外,配套设施缺乏,安全保障缺失,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山洪泛滥、山体滑坡、迷路失联……这些可怕的事故在野生景点屡见不鲜,严重威胁游客的生命安全,也是对公共安全的严峻挑战。
如何管好野生景点,确实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一方面,野生景点的红火能够为地方带来人气和流量,促进周边经济的发展,为当地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因此很多地方不愿意、也舍不得放弃这“泼天的富贵”;另一方面,很多野生景点位于偏远地区,当地管理意识不足,人手和条件有限,缺乏充分的预警和救援能力,一旦发生事故,后果往往不堪设想。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对野生景点放任自流,任其野蛮生长,而要更加充分地认识到安全保障的重要性,因地制宜,分类管理。
首先,野生景点之所以成为景点,社交平台的推介起到了重要作用。平台不能只想着吃流量,而罔顾公共安全责任,对于推荐野生景点的“种草”帖要加强甄别和审核,对于风险隐患较大的帖子要限制其传播,或者要求创作者打上明显的“危险”标记,别让“种草”成为危险的导火索,切实地对用户的人身安全负责。
其次,对于那些格外危险或特别需要保护的景点,地方应该坚决予以关闭,不能只是简单设置提示牌了事。要有完善的隔离设备,同时加强安全宣传引导、安排专人巡查,做到“人防”和“技防”相结合,真正防止游客擅自进入,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对于那些风险相对可控、游客十分青睐、又有一定开发价值的野生景点,则应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充分考察、适度开放,并将之纳入日常监管范围,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制定应急预案、提升服务水平,在保留原生态野趣的同时,让游客远离危险、尽享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