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来,在中共武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区政协及其常委会广泛团结政协各参加单位和政协委员,以党建强引领,以协商促发展,以团结聚共识,紧紧围绕全区中心大局履职尽责,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武昌实践作出积极贡献。
围绕中心协商议政,全力服务高质量发展
聚焦数字经济发展新领域,将“武汉滨江数创走廊建设”作为二号建议案,组织常委会议政性协商,各界别、各街道联络委全员参与调研建言,持续开展协商督办,助力打造武昌数字经济高地。实地调研新能源充电、数字支付、智能化场景运用,开展协商建言,助推新兴产业提能升级。关注高端专业服务业发展新趋势,开展重点课题调研和专题协商,提出提升专业楼宇效能、引育高端专业人才、提供高品质配套服务、用好省级平台资源等具体建议。专注双碳产业发展新赛道,开展低碳场景建设专项监督,助推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围绕双碳产业链发展、环沙湖双碳经济带形成、碳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调研建言,助推武昌全国碳金融集聚区建设。
关注商贸消费提振,开展武昌滨江商圈发展专题协商,提出构建商业生态共同体,激发消费潜力等建议,助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先行示范区建设。走访调研辖区商协会62家,组织相关政府部门与企业对口协商,紧密政企、企企联系,助推民营经济发展、优化营商环境。
把“打造全国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作为一号建议案,各界别提出畅通景点街区连接、加快重大文旅项目落地等具体建议129条,助力武昌城史馆开馆、斗级营开街,为推动武昌文旅商融合发展集众智、聚众力。开展“全民阅读”专题协商,提出扶持特色书店、组建推广联盟等具体对策建议,助推书香武昌建设。就大黄鹤楼景区融合发展,开展联名提案协商督办,助力武昌古城环线观光巴士开通运营、智慧停车升级改造、交通秩序优化管理,游客体验明显提升。着眼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组织昙华林文旅产业发展协商活动,提出武昌古城产业优化升级、长江文化古迹保护等提案34件,用政协智慧助推以文化人、以文塑城。
牢记初心履职为民,助力民生福祉改善
围绕少年儿童心理健康,组织界别调研,开展一线协商,向省市政协提出建立预警机制、提升诊断能力、加强家校合作共育等建议。围绕青少年视力健康、困境儿童帮扶开展调研,建立多元主体联合帮扶机制;委员主动担任东湖中学新疆班学生“代理家长”,守护新疆学生的健康成长;依托法律界别委员工作站,帮助未成年人228人次。规范136个界别、街道社区、商圈楼宇协商议事平台,抓实委员常态化下沉、群众需求项目化落实机制。围绕服务基层、提升街区活力,服务群众、助力民生改善,各界别、各街道联络委组织协商121场次,省市区三级政协委员下沉1600余人次,形成“平安回家路”“惠游卫生间”“睦邻小花园”“就业创业一路通”等一批协商成果,助推基层治理善作善成。
把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落实情况作为政协协商监督的重要内容。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民主监督,组织委员考察调研武昌大气国测点、巡司河治理情况,就河湖日常监管、地下管网治理、生态环保宣传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守护美丽武昌的碧水蓝天。开展“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重点提案督办,促进武昌智慧养老、医养结合水平提升,助推水果湖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成运营。组织“信托制物业推广”联名提案督办,开展老旧小区“建管运治”、加装电梯及长效管理调研建言,助推老旧小区人居环境改善。
坚持把反映社情民意信息作为服务人民的重要方式和载体,健全信息工作网络,支持界别和委员多角度反映群众诉求。完善信息工作征集报送、督办反馈机制,切实发挥社情民意信息直通基层、服务民生的独特作用。关于医疗健康、智能驾驶、法律服务、网球之都建设等方面的10篇社情民意信息被市政协采用,并转报至省政协、全国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