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评论员 屈旌
云南昆明街头有一位老人名叫张爱清,近日因媒体报道引发关注。他是一名失聪者,车祸几乎毁了他整个人生。1990年,他姐姐因车祸去世。1996年,他的妻子和两对双胞胎子女又遇车祸去世。此后,他开始每天早出晚归,义务指挥交通,至今已35年,因为他不想别人也因车祸离开。期间,他抓过300多个小偷,还捡空瓶卖钱资助贫困生。(据12月25日齐鲁晚报)
面对生活的重创,张爱清老人没有选择沉沦或颓丧,而是以一种令人动容的执着,默默守护着这座城市的交通秩序,35年的漫长时光里,用无声的善意传递着无尽的力量。尽管他听不到车辆轰鸣,无法与人言语交流,但他的每一个眼神和动作,都饱含着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安全的执着追求。这份超乎寻常的坚守,不仅是出于对逝去亲人的怀念和遗憾,也是对他人幸福的珍视和守望。
有网友看了张爱清的故事后,评论说:“因为他淋过雨,所以想给别人撑一把伞”,这种最为淳朴和本真的善良,生动诠释了“世界吻我以痛,我却报之以歌”。他最爱的人虽然已经不在人世,但他仍毫不吝惜地将内心的爱与善散播出去。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命运虽然无常,却也无法剥夺一个人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天性。在自家简陋的墙上,他还写下了“为人民服务,永远不过时”,这简单的几个字,是他一生信念的写照,也是他对这个世界最质朴的告白。
城市需要张爱清老人这样热心肠的公益志愿者,用他们的无私和奉献,维护着社会的和谐与安宁,筑起一道安全的防线。而老人自己也在这份有意义的工作中,找到了余生的寄托,用帮助他人的充实感,驱散了身边的孤独与寂寞。
然而,岁月不饶人,老人在车流中穿行,指挥交通的身影,显得愈发蹒跚,也让人有些担心,害怕他遭遇意外。所以,也希望相关部门、社会各界能够给予他更多的关注和支持,让他传递出的善意得以延续,让心系他人、关爱社会的“撑伞者”,也能感受到来自他人的关怀、来自社会的温暖,也能望见生命中的朗朗晴空。
张爱清老人的人生,被惨烈的车祸困在了1996年,但他依然无悔地散发善意的光芒,去照亮别人的前进之路,让我们在感动之余,也更意识到了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交通安全关乎每个人的生命安全和家庭幸福,不容丝毫懈怠。每个人都应成为文明交通的践行者和维护者,遵守交通规则,尊重他人的生命安全,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交通环境。只有这样,才能不让善良的人孤单流泪,才能让每一个人都能平安回家。
声音
贵州广电:有人说,失去至亲的张爱清需要这样一份工作,来抵挡无人可以诉说的孤独和寂寞。但我们宁愿相信,正因为失去至亲的痛,才让他把安全看得比什么都重,执着地将余生都用在帮助别人更安全这件事上。不管是哪种原因,老张这位不拿工资的“业余交警”,都值得大家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