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5日

“星星点灯”聚焦非遗舞蹈——

土家摆手舞 很难不爱它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首席记者 戎钰 通讯员 艾文斌 姜丽

拍灰、洗衣服、挽袖子;单摆、双摆、回旋摆……伴随着老师刘楠楠敲出的激昂鼓点,几位大学生用轻盈的动作演绎着被赋予了艺术美感的烟火日常,来源于生活、滋养于生活的舞蹈之美,就这样扑面而来。

如此美好的场景,出现在“星星点灯·寻找荆楚艺术导师”艺术普及数字化推广活动的课程录制现场。刘楠楠是武汉文华学院一名舞蹈老师,近日,在由湖北省群众艺术馆主办的此次活动中,她参与录制土家族摆手舞视频课程,在“云端”分享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起源和文化背景,并详细拆解摆手舞的动作要点,让网友能快速学会。

“红灯万盏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清代诗人彭施铎的这句传神描绘,再现了土家族人民祭祀祖先、庆祝丰收时的盛景。刘楠楠老师也借用这句诗,开启了她的线上非遗舞蹈课。

“让我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当时的灯火辉煌,人山人海,人们伴随着欢快的节奏共同起舞,场面无比壮观。这正是我们今天将要深入了解和亲身体验的摆手舞,一种深植于土家族文化中的古老舞蹈。”刘楠楠说,对于土家族摆手舞,湖北人应该都不会感到陌生,这是流传于鄂、湘、渝边区酉水流域土家族的一种传统舞蹈,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而湖北来凤是公认的土家族摆手舞的发源地。2008年6月,土家族摆手舞进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5年,来凤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民间艺术(摆手舞)之乡。

在刘楠楠看来,摆手舞的动作丰富性是其文化魅力的核心,“它巧妙地融合了对动物行为的模仿,比如磨鹰展翅、跳蛤蟆;还包含了对生活场景的再现,比如打粑粑、梳头;以及对农事活动的展现,如播种、插秧等。这些动作不仅生动地描绘了土家族人民的生产生活,而且通过细腻的舞蹈语言,传达了土家族对自然的感悟和对文化的传承。”

刘楠楠在课程录制现场告诉极目新闻记者,看过摆手舞表演的人,很难不爱上它,“它既传统又现代,通常以鼓、锣等打击乐器伴奏,节奏沉稳有力、鲜明多变,舞者的动作与节奏紧密结合,一步一颤,充满了动感和生命力。”

刘楠楠深耕民族舞蹈教育与创作近20年。近年来,她一直在培养学生“主攻”非遗舞蹈,并通过创编实践,实现摆手舞作品的推陈出新。在此次课程录制过程中,她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希望通过我们的线上课程,让更多青少年爱上摆手舞,学会摆手舞,为摆手舞的保护与传承事业注入‘新鲜血液’。”

--> 2024-12-25 “星星点灯”聚焦非遗舞蹈—— 4 4 楚天都市报 content_299975.html 1 土家摆手舞 很难不爱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