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评论员 文清蔓
在情景喜剧《闲人马大姐》中,主人公“马大姐”大到家庭纠纷调解,小到生活琐事帮忙,都少不了她的身影。这么多年来,“马大姐”的形象也成了热心服务、关爱他人的代名词。20日,北京市西城区发布消息,演员蔡明已任西城区接诉即办形象大使。这无疑让老百姓们对于接诉即办有了更亲切的感觉。(12月22日央视新闻客户端)
“马大姐”这一形象深入人心,其根源在于她对生活细致入微的洞察与毫无保留的热忱。她穿梭于邻里之间,凭借的是一颗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心。这份共情力,恰恰是当下基层工作最需要的品质。基层工作直面百姓生活的千头万绪,从房屋漏水引发的邻里矛盾,到老人就医难背后的民生痛点,桩桩件件,无不考验着工作者的耐心与爱心。“马大姐”式的人物,能迅速融入这些场景,以唠家常的方式倾听诉求,在一来一往的交流中,让居民感受到被尊重、被关心,而不是面对刻板的行政流程,这是人文关怀落地的第一步。
“马大姐”代表的是基层工作者。“马大姐”变身“马上办”,成为12345接诉即办工作中的一道温暖且有力的风景线,为城市的精细化管理注入了浓浓的人情味,创新基层治理借力这些热心肠无疑是明智之举。当演员蔡明以“马大姐”的身份走进接诉即办的现实场景,这无疑是一种情怀与责任的巧妙融合。一方面,借助“马大姐”的国民度,老百姓对接诉即办不再陌生,潜意识里会将其视为贴心可靠的求助途径,如同有困难找邻居“马大姐”一样自然;另一方面,这也给广大基层工作者树立了标杆,提醒他们在忙碌的日常里,莫忘带上那份“马大姐”的热心肠。在处理诸如老旧小区改造意见征集、社区公共设施增设等事务时,多一些面对面的沟通、心贴心的交流,少一些冷冰冰的通知、硬邦邦的要求,如此才能让政策推行赢得民心,让服务真正暖到百姓心窝里。
接诉即办,需要回归以人为本的初心。政府部门处理事务有时受限于规定、流程,难免给民众“冷冰冰”的感觉。“马大姐”带着邻里情分,用拉家常的方式沟通,能安抚群众情绪、化解抵触心理。如邻里纠纷,争得面红耳赤时,“马大姐”到场,几句贴心话,回忆过往相处的情谊,双方紧绷的神经松弛下来,事情就好商量了。这种柔性的调解、人性化的斡旋,是基层治理不可或缺的“润滑剂”,让城市管理在规则之上更具温情,重塑社区和谐互助的氛围。
当然,要让“马大姐”持续发光发热,配套支持不能少。相关部门需为广大基层工作者提供培训,熟悉接诉流程、沟通技巧,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同时,利用数字化平台赋能,搭建“马大姐”与各部门便捷沟通的桥梁,让信息传递、问题转办一气呵成。
北京借助12345接诉即办激活“马大姐”力量,让基层治理多带些温情,携手绘就基层善治新画卷,让城市的每个角落都洋溢着民生的温度,绽放和谐发展之花,向着更美好的生活稳步迈进。
声音
《光明日报》慢工出细活,聚焦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找准服务人民群众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从一件件、一桩桩与人民群众直接相关、紧密相连的“关键小事”做起,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让社区治理更加精准、社区服务更加精细,于细微之处彰显城市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