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评论员 文清蔓
近日,“年轻人开始反向驯化‘大数据杀熟’”话题引发热议。一些年轻人通过“哭穷”的办法,如在网购平台的评论区或对着手机频繁表达“太贵了”“买不起”“不买了”等,试图影响算法推送。据媒体报道,一位网友反复“哭穷”后,发现平台推送的某航线机票价格从一开始的4309元骤降至1903元。(据12月16日中国之声)
所谓“大数据杀熟”,是指一些餐饮、出行等平台利用先进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技术,对不同消费者制定差异化价格策略,新用户往往能享受大幅优惠,老用户却要承受更高的价格。这种看人下菜的做法,无疑是对市场公平性的严重践踏,使得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仿佛陷入迷雾之中,弄不清自己是否得到了公平的交易机会。
为了不被算法“算计”,有的网友通过故意反向评论等手段,建立“我很穷”的人设,以影响算法对自己身份的认定。还有网友把自己的账号打扮得像新用户,让算法“犯晕”。这些方法虽然看起来很有创意,表面上似乎也有效,却是消费者与平台话语权严重失衡的无奈之举。在平台掌握算法规则的情况下,这些自发的“小聪明”很容易被平台“预判你的预判”,长期效果难有保障,而且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此前,关于“大数据杀熟”的合法性问题,就曾引起广泛讨论。一些企业辩解称,这是根据消费者需求差异进行精准营销的正常商业操作。但实际上,差异化定价与“大数据杀熟”的界限在哪里、商家是否越界,普通消费者往往难以分辨。
需要说明的是,企业确实有权根据不同的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特征来制定营销策略,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润的最大化。例如,为了拓展市场,针对新用户推出优惠活动,以吸引更多潜在客户等。但是,当这种差异化定价是基于消费者的消费能力、购买历史等个人隐私数据,且消费者对此毫不知情时,就很可能演变成损害消费者利益的“大数据杀熟”行为。
“大数据杀熟”的本质,是价格歧视。而对于价格歧视的界定,不能仅仅从价格差异这一表象出发,还需考虑商品成本、市场环境等多种因素。如果企业的定价策略是根据商品成本不同或者是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而做出的合理调整,那么这种差异化定价或许可以被更多消费者接受。但如果企业仅仅是利用数据优势,对忠实客户或者高消费能力客户实行更高的定价,则无疑是对消费者信任的背叛。
要真正扫除“大数据杀熟”乱象,不能靠消费者在评论区“哭穷”,而必须从制度层面进行约束和规范。这不仅关系到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整个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算法本身并无善恶之分,通过正确引导使其更好地扬长避短,才是解决问题的正道。无论是监管层面进一步明确大数据使用的规则和界限,还是鼓励企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算法用于提升服务质量、优化用户体验、精准匹配供需,抑或是消费者在选择平台和产品时,通过多平台比较等方式以避免陷入价格陷阱,都是为了激发算法向善,让技术红利充分释放的同时,避免技术被滥用。
声音
光明网:整顿治理“大数据杀熟”,仅靠平台自查远远不够。算法毕竟不是算计,真正的“魔法”还是要建章立制,强化监管,让算法更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