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向您汇报个好消息,去年患腐根病的那批猕猴桃经过你们的救治,今年不仅产量增高,果子也大了许多!多亏了你们的到来我们才减少了许多损失。”12月13日,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教师王海萍,收到一条来自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军山街道几位猕猴桃种植户的消息,感谢他们在去年暑假期间所做的专业指导。
这是该校乡村振兴服务队近年来在“三下乡”期间,利用专业优势为全省各地农户提供技术支持的一个缩影。作为涉农院校,学校凭借专业优势,组织师生奔赴湖北各地开展畜牧业技术支持、农产品电商直播销售、脱贫户子女支教助学等志愿活动。期间,学校构建“1+5+3+N”志愿服务体系,间接助农增收超亿元,在全省畜牧、水产、茶叶、种植产业发展以及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等志愿服务领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助力湖北乡村振兴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乡村课堂”让志愿服务更贴心
寒假即将到来,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铸魂 兴农 逐梦”志愿服务队的鲁昊然已经做好准备,待考试结束他和队员们便将前往恩施市宣恩县李家河镇开展乡村志愿服务活动,为当地养殖户开展“乡村课堂”。自2017年,该校师生在调研时发现,湖北各地乡村存在畜牧业发展缺乏技术支持、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通、贫困户子女暑期学业指导匮乏等问题,该校“铸魂 兴农 逐梦”志愿服务团队应运而生。
为了帮助农户更好地解决问题,团队成员利用专业优势,筹划开设“乡村课堂”,为畜牧业提供技术支持,开展电商直播销售农产品、为脱贫户子女支教助学等志愿活动。如今,该校志愿服务队的“乡村课堂”,已覆盖了恩施、荆门、荆州、鄂州、黄石等10个地市州75个乡镇。
通过7年的志愿服务实践,该校志愿服务团队构建出独具特色的“1+5+3+N”志愿服务体系,精准对接乡村发展需求,探索出一条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志愿服务为依托的乡村振兴之路。
据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团委书记邓涛介绍,“1+5+3+N”志愿服务体系里,“1”是校团委志愿服务总队,起统筹引领作用;“5”为下设5个二级学院分队,依专业服务乡村;“3”包括提供畜牧技术支持、电商助农、支教三大主题活动助力乡村振兴;“N”为1000多名学生所在村,广泛覆盖多地。
通过“点单、派单、接单、评单”模式,团队在志愿服务中展现出高度的灵活性和精准性,确保志愿服务能够真正满足乡村的实际需求。仅2023年,103人的志愿服务团队,共为全省农户服务2123小时,团队成员受到帮扶群众4000余人好评。
志愿服务队让农户更安心
“你们来了,我们就安心了。”这句话,是学校志愿服务队在“三下乡”活动中,最常听到的暖心话语。近年来,学校的“朝夕博爱”志愿服务队、乡村振兴科技服务队等团队奔赴恩施、孝感等地,足迹遍布200多个村落,用青春和智慧助力乡村发展。
今年夏天,动物(食品)科技学院的志愿者们抵达仙桃市西流河镇的问婷养殖合作社。合作社正面临黄鳝存活率低的难题。志愿者们的到来,如同及时雨,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我们来之前,养殖户已经尝试了多种方法。”团队的指导老师朱振回忆道,“后来,学生们把实验室的经验和在其他养殖户那里学到的技巧传授给他们,黄鳝的死亡率得到了有效控制。”
无独有偶,去年暑假该校园林园艺学院的王海萍老师接到了一个特别的邀请。往届的“一村多名大学生”周进请她为武汉市经开区军山街道的50亩猕猴桃“治病”,这些猕猴桃正遭受腐根病的困扰。王海萍老师和学生们深入田间调研,发现病情复杂,于是请来专家共同会诊。经过精心治疗和调整施肥,50亩猕猴桃重焕生机。王海萍老师说,农户告诉她,学校“三下乡”团队的到来,帮他们挽回了20万元的损失。经过整治和施肥调整,猕猴桃不仅产量增加,果实也更加硕大。
在师生共同努力下,2022和2023年,该校团委被共青团湖北省委、省学联等单位联合表彰为“年度优秀组织单位”,“朝夕博爱”志愿服务队、“阳光自励团”志愿服务队和“返家乡”社会实践服务团3支团队被表彰为“年度优秀团队”。
文/邓涛、唐川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