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见习记者 张静娴
12月的武汉,科技创新热潮奔涌不息。武汉光谷人工智能产业园开园、首款“武汉造”双模盾构机下线、光谷首座光储充综合能源站投用、武汉建成全国辐射最广医药供应平台……在光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等多个领域,不断攀登科技高峰,书写着科技创新的崭新篇章。
回顾2024年,武汉这座科技之城再次以惊人的速度和创新力,引领着科技发展的新浪潮。在这片热土上,从光谷的崛起,到东湖高新区的蓬勃发展,再到众多高科技企业和研发机构的纷纷落户,这些生动的场景,正是武汉科技发展蓬勃生机的缩影。在武汉,科技创新的浪潮滚滚向前,不断推动着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为这座城市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和动力。
创新生力军崛起,关键领域实现技术突破
11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到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考察,观看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成功案例展示和科技创新成果,了解推进科技创新的举措,同科研人员和企业负责人深入探讨交流。现场,人形机器人“大壮”引起习近平总书记的注意。
1.8米的大高个、95公斤的强壮身板、全套金属仿生关节……“大壮”由武汉格蓝若精密技术有限公司与华中科技大学陈学东院士团队联合攻关,是湖北自主研发的首个站立人形机器人,主要用于电站巡检运维场景,将负责变电站倒闸等工作,负载能力很强。
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助理王慧中表示:“作为武汉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田’,我们的定位是做创新要素和创新资源的集聚者、整合者、催化者。科学家们缺什么,我们就补什么。努力在成果转化这场接力赛中,当好‘助跑员’‘加速器’。”在武创院的平台上,既有院士专家团队及一流高校院所的科技创新资源,也集聚了产业链上下游领军企业和专业的投资机构,构建起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为支撑、以资本为纽带的合作平台。
走进武汉经开区军山科技园,来到武汉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的中试基地,10余个矗立的金属罐体引人瞩目,这便是废旧磷酸铁锂电池回收中试线。一条小小的中试产线便实现了实验室与生产线“牵手”,解决了科技成果转化的一大难题。前不久,该院入选第六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企业名单,成为湖北省首家获此殊荣的新型研发机构。
新型研发机构是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一股重要力量。在武汉,一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产业化为目标的新型研发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它们正成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的“生力军”。
产学研深度融合,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提速
在武汉科技创新的版图上,除了快速崛起的新型研发机构,高校一如既往地扮演着重要角色。高校里的科研成果犹如一座座知识宝库,不断输出着前沿理论与技术突破,一大批顶尖科研人才用智慧和汗水推动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我国玉米籽粒蛋白含量每增加1%,可替代700万吨大豆豆粕。发展高蛋白玉米,可减少大豆进口。”华中农业大学校长严建兵团队经过研发攻关,已实现玉米蛋白含量从8%到12%的跃升。
近日,依托华中科技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建设的“湖北省6G工程中心”获批并投入使用,这是湖北省首家瞄准6G通信技术建设的工程研究中心。中心负责人、华中科技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教授江涛告诉记者,目前团队利用最新研发的6G技术,通过磁信号传输信息,范围可以达到地下10米,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未来将在智慧城市、数字金融、应急通信等领域给百姓生活带来便捷。
“92所高等院校,是武汉科技创新优势的集中体现,也是我们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重要主体。”武汉市科技创新局副局长柯敏介绍,在汉高校今年输出到本地的技术合同成交额同比增长22%,全市产学研合作项目今年有望突破2000项。
这种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模式不仅推动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还促进了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协同发展。柯敏说:“把大学融入城市发展、成为城市的大学,让城市赋能大学发展、成为大学的主场,是我们努力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创新主体活力迸发,赋能重要产业转型升级
2024年全国科技大会上,武汉大学李德仁院士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汉单位牵头完成的通用项目共获得19项国家科技奖,在全国城市排名第二,创历史最好成绩。武汉聚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大科技成果竞相涌现,这离不开创新主体的活力与动能。
近日,“2024汽车专利创新指数”发布。指数显示,2024年,东风汽车以1277分专利创新指数、2166项专利量位列整车集团第一,连续3年获得中国车企专利创新指数第一位。
6月12日,中国光谷企业、武汉达梦数据库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成为“国产数据库第一股”;中铁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研制的新一代掘爆机在汉问世,掘进效率提升30%;可重复使用的液体运载火箭在汉诞生,为航天产业发展塑造“新引擎”;武汉锐科光纤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200KW超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实现全球四个第一……在武汉,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的科技企业正逐渐成为行业领军者。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武汉2023年高新技术企业达15323家,是2021年的1.67倍,数量居全国城市第五;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7.5%。
8家湖北实验室效能不断提升,全球首片8英寸硅光薄膜铌酸锂光电集成晶圆、新能源船舶综合电力系统等16项突破性、标志性成果发布。
武汉聚力打造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精密重力测量2个国家大设施已建成运行,深部岩土工程扰动模拟等3个国家大设施加快建设。在汉重大科技基础平台吸引省外国外学者纷至沓来,“追光、追磁、追芯”,武汉成为重要的科技创新策源地。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4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榜单显示,武汉蝉联全国第五,位列全球第十三,比2021年上升12位;《自然》杂志发布的《2024自然指数—科研城市》报告显示,武汉排名全国第五,位列全球第九。武汉每万家企业中,高企数量达171家,居全国主要城市首位。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向9000亿元产值目标迈进,“独树一帜”领先地位持续巩固。
“我们交出了‘四个走在全国前列’优异答卷。”武汉市科技创新局局长董丹红表示,2022年4月,武汉获批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2年多来,武汉大力推进科创中心建设成势见效,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争相崛起,基础创新和应用创新携手共进,不断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