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刘闪 通讯员 高卓 崔国军 朱浩然
无障碍环境建设,是一座城市文明的标志之一。
将台阶改造为平缓坡道,在公共场所增设无障碍指示牌,在地铁列车和站台间架起无障碍渡板、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在武汉,无障碍环境建设正逐渐融入生活、深入人心,成为这座城市的一道靓丽风景。
武汉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实施无障碍城市建设,越来越多的“细微处”的变化,出现在社区、公共场所、城市道路、公共卫生间等场所,正在让这座城市变得更有“温度”,为特殊群体出行和生活带来便利。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
老年人上下楼不再愁
江汉区唐家墩街道西桥社区安友花园小区是一个老旧小区,共包含3栋11个单元8层无电梯住宅楼。
西桥社区工作人员介绍,安友花园老年住户多,出行难、下楼难成了小区居民头痛的难题,“过去很多老人真是非必要不下楼,家里缺什么东西先列个清单,等哪天一次下楼集中采购回来。”
12月9日,极目新闻记者在该小区看到,11个单元已完成加装电梯,其中7部投入使用,可平层入户或半层入户,1部电梯正在施工中,余下3个单元的加装工作正在推进中。
江汉区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工作人员介绍,加装电梯同时设置了轮椅通道、扶手等无障碍设施,在多方努力下,解决了残疾人、老年人等群体上下楼难题。电梯装好后,之前搬走的老街坊慢慢回来了,腿脚不便的老人能轻松下楼遛弯了。
公开信息显示,武汉市有43万残疾人,有200万60岁以上的老年人,行动不便、视力听力减弱等身体的残障,让他们和这个世界的融合存在巨大障碍。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是每一位社会成员走出家门、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的重要条件。
无障碍环境建设涉及市政建设、公共交通、信息交流、社区服务等诸多领域,是一项综合性、跨部门的系统工程,链条广、任务繁杂。《武汉市创建全国无障碍建设示范城市工作方案》要求,将无障碍建设与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打造安全便捷、健康舒适、多元包容的无障碍宜居生活环境。
在江岸区二七街道无障碍示范社区分金社区,记者看到大多无障碍设施均已进行了精细化和系统性的改造。人行道破损的盲道进行了更换和调整,十字路口处,对缘石实施了降坡处理。经过改造后的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增设了无障碍坡道,满足“零高差”要求。商场内部设置了无障碍厕所与通道,安装了无障碍电梯。居民小区内设置了无障碍通道和电梯,确保居民出行的无障碍性。
家中无障碍改造 让残疾人生活更便利
“家里进行无障碍改造后,我的生活真是方便多了,还能经常下楼遛弯,去幸福食堂自选免费的爱心餐用餐。”12月7日,66岁的武汉市民和莲华激动地说。和莲华家住武汉江汉区常二社区四楼,多年前曾不幸遭遇车祸,右腿遭到碾压,因此落下肢体残疾。虽然后来安装了假肢,但行动还是多有不便。
2022年,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常二社区对小区出入口、单元门栋、辖区公共服务单位、公厕、中心广场进行了无障碍设施改造,通过设置盲道、轮椅通道等无障碍设施,方便社区居民出行。
家庭无障碍设施直接关系到残疾人的生活质量,也是残疾人融入社会的最基本条件。在残联部门的关怀下,常二社区还对辖区内居住的30名肢体残疾人家中也进行了无障碍化改造,和莲华家就是其中一家。
在和莲华位于四楼的家中,卫生间内原先用的坐便椅,改成了更安全稳定的马桶坐便器,两旁的墙上多了两个白色把手。卫生间不仅新换了热水器,还增加了一个淋浴椅。在楼道转角处设置安全扶手、可折叠座椅等。这些往往容易被忽略的细微处改造,让特殊群体在城市中畅通无阻。
“腿脚不好,以前上厕所、洗澡都不太方便,现在改造后,有了马桶坐便器、扶手、凳子借力,又安全又便利。”和莲华说,这些免费的无障碍改造项目,对于她这种家庭困难的残疾人来说,不仅能极大改善了生活品质,更能够帮助他们自立自强,为融入社会增加信心。
无障碍环境既包括物质环境无障碍,也包括信息和交流的无障碍。记者了解到,目前武汉市56个政府部门网站达到无障碍网站标准,达标率100%;武汉市人民政府等5个政务APP和小程序无障碍和适老化建设达标率100%;武汉市大型图书馆开设盲人阅览室16个,均设置视觉障碍者阅览室。
“只要有残疾人朋友进馆,我们都会安排工作人员全程陪同指引。”青山区图书馆新馆工作人员介绍,该馆2022年投入使用,无障碍元素随处可见。从入口处的盲道、无障碍通道,到入馆后的电梯、低位检索台和借还书区、无障碍卫生间,以及视障阅读区中的盲文图书、盲人专用电脑等阅览设备,无不考虑了残障人士的需求。
暖心服务“零距离” 扶老助残更有温度
“感谢各位同志对我的帮助,你们都是活雷锋!”颤颤巍巍的字里行间透漏着马爹爹真诚的感谢。前不久,马爹爹推着轮椅来到建设银行武汉任家路支行办业务,腿脚不利索的他站在门前发愁。网点大堂经理见状立即引导他从无障碍通道进入网点,并开通绿色通道,上门为他的老伴儿解决了困扰已久的存折密码问题。
无障碍环境,除了设施建设、改造、信息,无障碍服务也格外重要。记者走访武汉多家银行网点发现,无障碍设施建设齐全,无障碍引导比较直观,几乎都配备了爱心窗口、助老助残专座,设置了无障碍服务呼叫按钮,布放了轮椅、拐杖、老花镜、放大镜、急救箱、AED设备等便民服务设施。针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残疾人或住院病人,银行网点还开通了绿色通道,提供上门服务。此外,很多银行对手机银行也进行了适老化改造,页面信息一目了然。
看到坐在轮椅上的老奶奶要上车,武汉288路公交驾驶员李俊立刻上前,打开上下轮椅的无障碍踏板推她上车。这暖心的一幕,在武汉多条公交车上频频出现。为了方便残疾人、老年人等人群,近年来武汉公交车型不断迭代升级,取消了上下车门的台阶踏步,车厢地板与地面高度进一步缩小。车辆后车门处专门配备了可供轮椅上下的黄色无障碍翻板,将翻板打开放于站台上,轮椅就可以无障碍通过。
不仅公交,坐轮椅乘地铁的武汉市民,也不必担心列车与站台之间有空隙了。武汉地铁所有车站均已配备无障碍渡板,用于架设在列车与站台的空隙处,助力乘客无障碍出行。
在汉口火车站心连心客服中心,老年旅客、残疾旅客等群体,可通过提前预约或联系现场工作人员,走老人便捷通道、轮椅通道,乘坐无障碍电梯,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顺利进出站。
记者了解到,武汉还通过建立无障碍服务志愿者队伍,为残疾人提供日常帮助和关爱服务。武汉市电信等公司对持证视力、听力、言语残疾人在通话语音、手机上网流量、有线宽带等方面给予特殊套餐或免费优惠;武汉市消防救援支队119智能接处警系统、武汉市卫健委120急救、武汉市公安局110报警系统均已满足无障碍报警功能。
“在现实中,还有许多公共场所存在障碍,无障碍环境建设,需要久久为功、不断完善。”武汉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局将切实抓好无障碍设施改造提升,全面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和管理工作,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无障碍城市建设等方面的工作,让改造提升后的环境设施能切实服务群众、满足群众的需求,积极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无障碍城市建设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