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2日

别让“合成工厂”搅乱直播行业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评论员 屈旌

“工厂直发”“流水线直播”之类口号,正成为部分商家的“流量密码”,许多商家在工厂内开设直播间,宣称“源头直发”“没有中间商赚差价”。但记者了解到,部分“源头工厂”直播间或为虚拟直播间,背景是通过绿幕抠图技术合成,并非真实的工厂流水线。这些虚拟直播间背后也存在产业链:2万元即可建成,价格只有实景直播间的一半。(据12月9日央视财经)

经常在直播间买东西的消费者可能会发现,现在工厂流水线的确成了直播间的“热门皮肤”。主播们坐在堆满商品的流水线旁,通过镜头向观众展示所谓的“内部画面”,营造出一出厂就发货的错觉。

商家炒作“工厂直发”,是为了迎合消费者对货真价实、性价比高的商品的追求。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环境下,消费者往往难以判断商品的真实价值,而“工厂直发”则成为一种看似可靠的品质保证。一些商家正是利用了这一点,通过打造“源头工厂”的形象,来增强消费者的购买信心。

如果说这些直播商家真能做到“工厂直发”,也算是提升了消费透明度和商品性价比。但如果工厂背景只是合成的假象,“流水线”根本是子虚乌有,凸显货真价实的“证据”变成无底线炒作的噱头,那么商家的种种话术就是欺骗,涉嫌虚假营销,损害了消费者权益,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挂着“真厂真货”的羊头,卖着“绿幕特效”的狗肉,这让消费者还怎么相信“眼见为实”?那以后直播间里呈现的信息,还让人怎么敢信呢?当骗局被揭穿,消费者不仅会对涉事商家失去信任,还会对整个行业产生怀疑和抵触情绪。

直播电商领域发展迅猛,同时也问题频出,虚假宣传、造假蒙骗等行为屡见不鲜,一次次伤害消费者的信任,也严重破坏了行业的健康发展。缺乏信任的市场是难以持续发展的,如果任由这种不良风气继续蔓延下去,蓬勃发展的直播电商行业必然会自毁前途。

要确保直播电商健康持续发展,必须强化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各类弄虚作假、造假蒙骗的违法行为,为行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面对“合成工厂”这一新骗局,监管部门应在技术层面“道高一丈”,有针对性地对直播间画面的真伪进行监测,并及时对违规直播间进行关闭和处理;同时,引导企业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重视产品质量、售后服务和品牌建设,而不是一味依靠炒作噱头、糊弄观众来获取一时的利益。

直播电商的从业者更应清醒认识到,无底线造假只会动摇行业根基。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坚持诚信经营的原则,通过货真价实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唯有如此,才能重建消费者信心,促进行业良性循环,让直播电商真正成为连接生产端和消费端的“高速公路”,为消费市场增添创新活力。

--> 2024-12-12 4 4 楚天都市报 content_298618.html 1 别让“合成工厂”搅乱直播行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