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吕锐 黎先才 王柳钦 通讯员 曾斯 袁永华 肖琴 陈慧茹 王超 桂婧
11月底,武汉至松滋高速公路武汉段全线贯通,计划于2025年正式通车,届时武汉到松滋的通行时间,将缩短到3小时以内。
10月1日,全长15.35公里的武汉地铁前川线二期工程投入运营,标志着武汉地铁运营里程突破500公里,成为全国第8个地铁运营里程达到500公里的城市。
今年以来,武汉着力实施交通优化治理三年行动,着力加强地铁建设,实施额头湾立交等8处路网节点改造,建设绿色大道等10条骨干道路,持续增强综合承载力,精致建设、精细管理,打造高品质生活空间,让城市赋能生活,让幸福触手可及!
1
武汉地铁运营里程已超500公里
地铁新港线西延线第一标段工业路站至北洋桥站,区间风井基坑底板浇筑完成。这标志着全线首个主体基坑成功封底。
地铁12号线汉阳片区港口村站、丁家咀站、十里铺站主体结构完工,已全面转入出入口、风亭附属结构施工阶段。
地铁11号线四期四新大道站,正在主体结构施工。随着气温的下降,施工员将电加热后20℃至45℃的自来水,加注到第一段混凝土底板上,“温水养护”工艺通过预埋在混凝土中的传感器测定温度,调节适宜水温加注养护,避免温差过大造成混凝土裂缝。
11号线二期、三期首开段,正在进行开通前的最后调试……连日来,极目新闻记者踏访武汉三镇,多条地铁线路建设如火如荼。
今年以来,武汉地铁集团顶住下行压力和市场变化,确保投资、营收等经济指标同比增长。在今年10月1日,由黄陂广场站至横店站(不含)的地铁前川线二期工程率先开通,这也让武汉地铁运营里程突破500公里。
当前,武汉地铁集团正全力冲刺年度收官,确保地铁11号线二期及三期首开段如期开通试运营,兑现年初对市民的庄严承诺:开通地铁前川线二期、11号线二期、三期首开段等3条地铁线。
11号线西起于蔡甸中法生态城,东止于鄂州市葛店南站,全长约70公里,分四期建设,其中一期工程(武汉东站至左岭站)于2018年开通运营,二期起于武昌火车站,止于雄楚大道,全长12.5公里,设车站7座;三期首开段起于武昌火车站,止于江安路,全长约4公里,设车站2座。
据悉,自2004年武汉第一条轨道交通线开通以来,武汉地铁20年累计运送乘客超过百亿乘次,已成为城市骨干交通力量。
2
多条出城高速施工加快推进
12月5日,由武汉城发集团所属市政集团路桥公司承建的马口汉江特大桥汉川侧主塔封顶。
该大桥是武汉至天门高速(下称武天高速)的控制性工程,全长570米,是武天高速汉川段的第一座跨江大桥,主跨260米,一跨过江,跨径排名为全国同类型桥梁第三位。
武天高速是武汉至重庆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武汉至汉川段一标汉川段包括8个单位工程,线路全长约21千米,双向六车道,设计时速为120公里。该标段建成后,将助力天门迈入武汉“1小时经济圈”。该高速远期延伸至宜昌,还将有效分流沿线地区对外交通量和长途过境交通量,缓解沪蓉、沪渝高速公路交通压力。
放眼荆楚,路网建设如火如荼。11月29日,沪渝高速公路武汉至宜昌段改扩建工程(蔡甸段)挖沟放线工作正式启动,标志着该工程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
沪渝高速公路横穿江汉平原腹地,其中,沪渝高速公路武汉至宜昌段改扩建工程主线全长约271公里,将由原来双向4车道拓宽为8车道。据悉,此次改扩建工程是“十四五”以来湖北省实施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中建设规模最大的项目,也是宜昌市第一条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
时间再往前推三天。11月26日,武汉至松滋高速公路(以下简称“武松高速”)武汉段全线贯通,计划于2025年上半年正式通车。全线通车后,将有效连接武汉、荆州、岳阳、宜昌、咸宁等长江经济带重点城市,武汉到松滋的通行时间,将缩短到3小时以内。
锚定武汉,通达的路网呈点状辐射四周。“楚天第一路”武黄高速改扩建项目关键线路节点——全长1411米的柯家墩大桥首梁成功架设,向沪渝高速武汉至黄石段主线贯通目标迈进了坚实一步;
京港澳高速公路湖北段改扩建工程现场,施工紧锣密鼓。全长157.79公里的改扩建工程,是目前湖北工程规模最大、投资金额最高的单一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完工后将进一步加强华中地区区域内的互联互通……这些令人瞩目的工程完工后,将优化和改善湖北境内高速路网结构,强化武汉市综合交通枢纽功能。
3
水环境提升绘就美好生活篇章
12月6日,天气晴好,在位于武汉长江新区的武汉长江支流府澴河出口河段综合整治二三期工程现场,挖掘机、装载货车来回穿梭,中国一冶项目负责人韩俊带领管理团队现场调度作业。
当前,该项目部已组织各类大型机械设备600余台、施工人员350余人,全力确保2024年底完成1号覆土建筑物结构封顶、新建新河右岸堤防填筑完成3.5千米,新河河道土方疏挖完成350万立方米的节点目标。
据介绍,该项目作为推动府澴河流域生态环境修复和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重点工程,工程设计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未来,长江新区府澴河出口河段将发生蝶变,从昔日防洪险点变为滨水乐园。
这是近年来武汉践行长江大保护,进行流域综合治理的生动实践。
作为最有滨江特色的城市,武汉正努力打造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推进生态环境治理、生态城市建设,全力打造区域协同发展新样板。
武汉,两江交汇之地。当前正着力打造的汉江南岸综合治理工程,是武汉百里长江生态廊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于今年年初建成开放的汉水碧道,已成为市民宜居休闲的观光廊道。
施工单位汉阳市政项目负责人张青说,汉水碧道总长约3.735公里,串联了古田桥、汉江湾桥、知音桥、汉水铁路桥等沿江节点,更展示了汉阳独特的山水景观和历史文化,形成独具特色的滨水生态廊道。
放眼东湖,启动水环境提升工程后,采取“源头消减、过程控制、末端治理”治理方针,确立“示范区——先行区——全湖推广”的技术线路,根据不同子湖的条件,针对性进行植物种植与动物投放,形成高低错落有致的稳定水生态空间,水体透明度和水质得到显著提升。截止到去年底,东湖水生态修复面积已达300万平方米,为目前国内内湖单体修复工程面积之首。
南湖水环境经过近年来的治理,对改善南湖水质,提升周边生态环境,创造一个更为宜居的环境起到积极作用。
巡司河流域综合治理一期、二期的稳步实施,将有力改变武昌旧城区和晒湖地区雨污混流的现状,全面提升水质,充分发挥巡司河的生态服务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