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评论员 吴双建
幼儿园老师下班后,还要天天给孩子家长发送照片、视频以及总结文章?近日,一位上海市民反映,他的妻子在嘉定新城某幼儿园当老师,下班时间被大量工作占用。教育部门对此回应,已指导优化家园联系方式,既满足家长需求,又为园方减负。(据11月30日澎湃新闻)
投诉者称,他的妻子每天早晨7时30分许出门,下午6点许到家,晚上会忙到10时左右。因为新到任的幼儿园园长要求,老师要为班里每个孩子建一个沟通群,每个群里有园长、2个老师和孩子的家长。老师每天要在群里发布孩子当天在园的照片3到4张、一段视频,还要每天给孩子做总结并写一段小作文。
新园长的要求虽然只有短短几句话,但劳动量不小。一个班30多个孩子,意味着每天要上传30多段视频、100多张照片。而且,每天还要写总结,就算平均每个孩子100字,加起来就是3000多字。再加上挑照片、剪辑视频、回复家长提问等,晚上10时能完成都算是好的。
而且,这些事务不仅局限在晚上,白天要拍照、要录像,会有多少时间花在孩子身上?
一个孩子一个群,看起来是对孩子和家长的尊重,但不客气地说,这恐怕是形式主义。毕竟,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要求老师每天向家长汇报,难免强人所难,压力可想而知。
幼师的重心是孩子,应该把精力和时间花在孩子身上,培养他们的兴趣,校正他们的不良习惯,根据他们的身心条件开展活动等。为了一些意义不大的琐碎事务浪费大量时间,结果可能是孩子未必能得到很好的照顾,教学质量反而会受到巨大影响。试问:一位身心俱疲的幼师,又怎能沉下心来教导学生?园方如此挤占老师生活时间、侵害老师合法权益,不担心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吗?
家园沟通当然有必要,但是家长和园方的目的,是把重心放在孩子身上,把孩子教好,而不是只让家长“满意”。当事园长的“讨好式”沟通方式,只会束缚老师手脚,让他们的工作都围绕着满足家长的“情绪价值”展开。这无疑偏离了幼儿园发展的本质。
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心头肉,希望每天接收孩子的信息,是一些家长的心愿。但是,幼儿园教学有其客观规律,对于家长的期望,园方应该在合理的基础上选择性满足。有关部门要切实给幼师减负,指导园方少些“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叫停园方不合理的行为,让幼师的精力多花在本职工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