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4日

早期肺癌不必“大刀阔斧”

消融技术开启“微微创”时代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晏雯 通讯员 王敏 张全录

专家名片

姓名:魏双

职务:武汉市肺科医院副院长、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现任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呼吸治疗学组委员、中国中药协会呼吸病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青委)、武汉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

擅长:各种呼吸科常规疾病及疑难疾病诊疗,包括各种危重症疾病的抢救。可独立完成呼吸科各项复杂的呼吸介入三/四级手术,擅长大气道的良恶性狭窄、复杂气管瘘介入治疗及经皮肺部肿瘤消融治疗

门诊时间:每周二下午、周四上午

一提到肺结节或者肺癌,首先想到的治疗方法就是手术切除。然而,有一种更为微创、恢复更快的治疗方法正逐渐受到医生和患者的青睐,那就是肺结节消融术。

肺结节消融术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技术?它到底适用于哪些人群?日前,极目新闻特邀武汉市肺科医院副院长魏双教授做客“市民有约·楚天名医大讲堂”,与广大市民聊聊肺结节消融的那些事儿。

从“大刀阔斧”到“微微创”新时代

“提到肺癌治疗,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开胸手术或者外科胸腔镜。”魏双副院长介绍,对于早期肺癌,尤其是小结节患者,消融术是一种效果相当且创伤更小的选择。

消融术是通过高温或超低温等技术手段,将肿瘤组织“消融”掉,几乎不留下刀口,因此被称为“微微创”手术。

魏院长介绍,现在用得较多的是微波消融和射频消融,它们都属于高温消融。

“其实消融治疗并非新技术,早在十几年前,在肝癌等其他肿瘤的治疗中就已广泛运用。不过,由于肺部容易出现漏气、出血等情况,并且肺部处于活动状态,导致定位难度增加、风险增大,所以在肺部肿瘤的应用上起步较晚。”魏院长强调,虽然肺部操作难度相对较大,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消融术在肺结节治疗上的效果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

创伤微小,患者收益更大

魏院长分享了一个不久前接诊的典型病例,一位50多岁的女性肾衰竭患者,发现肺部有一个约1.2厘米的混合磨玻璃结节。由于她长期接受透析治疗,脏器功能受损,且长时间使用抗凝药物,凝血时间比正常人长好几倍,手术风险极大。在这种情况下,团队选择了消融术作为治疗方案。

在CT引导下,团队将消融针准确送达肿瘤部位,并成功实施了消融治疗。“手术中,我们还进行了活检取样,既完成了治疗,又实现了诊断,可谓一举两得。”术后第二天,患者即可下床活动。

“果然,术后病理显示,这是一处肺腺癌病灶。”魏院长说道,“通过消融术,不仅成功地消除了患者的肿瘤,还避免了过大的外科手术创伤,且保留了患者更多的肺功能,提高了生活质量。”

明确适用人群,开启个性化治疗之门

“一般来说,肿瘤直径在3厘米以下的早期肺癌患者,消融术的应用效果尤为显著。”魏院长表示,“这种治疗方法适用于早期肿瘤患者,还适合那些年龄较大、身体状况较差、基础疾病较多,单肺或无法耐受传统手术的患者。”

还有,对手术有恐惧或担忧的患者,消融术也是一个很好的替代选择。

此外,对多发肺结节患者来说,肺部有多个结节,如果全部进行手术切除,不仅创伤大,而且风险高。此时,消融术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补充治疗手段。魏院长表示:“对于多发肺结节患者,消融术则能够逐个对结节进行精准治疗,避免了手术带来的大面积肺组织切除。既保留了患者的肺功能,又达到了治疗的目的。”

精准定位,才能保障更加安全高效

消融术的成功,离不开精准的定位技术。魏院长介绍,由于肺是活动的器官,定位难度相对较大。目前,虽然有一些导航技术正在研发中,但尚未达到完全满意的程度。因此,医生具备高超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在消融术中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在做消融术时,需要一边做一边调整,确保针尖精准到达肿瘤中心。”魏院长说,“这非常考验医生的眼手协调能力。”他进一步解释,即使针尖偏离了肿瘤中心几毫米,也可能导致治疗效果受到一定影响。因此,在进行消融术之前,医生需要对患者的肺部进行详细的影像学检查,以确定肿瘤的具体位置和大小。

--> 2024-11-14 早期肺癌不必“大刀阔斧” 4 4 楚天都市报 content_295021.html 1 消融技术开启“微微创”时代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