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御
隽水,是我老家通城县县城的所在地,如今高楼鳞次栉比,街衢宽阔,跨越隽水河的几座大桥犹如长虹卧波,气势恢宏,你在大都市能买到的品牌,这里的万雅国际品牌城也会让你心如所愿。相隔县城十几公里,有万亩油茶基地黄袍山,有康养圣地黄龙山,还有4A级景区“瑶族之乡”药姑山。
隽水河畔有八景,每个景点均有来头与源头,每个景点均有名家楹联歌赋,正是这种深厚的文化积淀,使通城的诗词作家每年都能够在省春联大赛中赢获奖项,曾有数年连获一等奖。
20世纪80年代初,从武汉大学毕业的袁泉来到县文化馆,他倡议办一份读书类的刊物《书窗》,在当时那个年代,在那种商业气息逐渐浓厚的氛围下,如果是在它处,很可能会胎死腹中,但在文脉深厚的通城,在隽水,却得到了众多文友的应和。领导支持,社会叫好,上下左右都为一份县里的刊物顺利出版鼓而呼。但限于条件,第一期是油印,以后才改为铅字印刷。1983年2月正式出刊。
正是这一脉书香,深深感动了老一辈文学家。徐迟、姚雪垠、骆文等文坛前辈纷纷为《书窗》杂志撰稿、题词、致信。徐迟在信中说:“我将《书窗》从封面到封底读了一遍,很有兴趣。你们的刊物很有意义,希望能坚持下去,会有你们意想不到的收获的。”姚雪垠在题词中,倡导“将好书和新书介绍给广大读者”。众多北京、上海、广州等全国各地及本省知名作家纷纷给《书窗》投稿或来信赞誉,对一份当时全国鲜见的县级内刊给予高度评价。刊物以自身的高质量、高品位赢得了省内外的广大读者,当时有人戏言:说到通城,说到隽水,不一定知道,但说到《书窗》,知道的人就比较多了。
因通城县地处湘卾赣三省交界之地,当时邻省邻县的文化青年,得到一本《书窗》杂志,有一种难以抑制的喜悦,如果能在杂志上发表作品,对他们的写作之路更是莫大的鼓励。从这份内刊起步,日后成为中国作协和省市一级作协会员的不在少数。文化的熏陶,文脉的传承,让众多青年在求学求职之路上多了一份从容与自信。他们念念不忘《书窗》,我就是其中一员。我曾在刊物上发表过小说与散文,我上大学期间,对日本语言学家桥本万太郎教授的专访《凉岩渗入学蝉声》,就刊发于《书窗》1985年第1期。我将当期《书窗》寄给了桥本教授,他很快给我回信,说下次再来,一定要与我去看看隽水城,要我教他说通城方言。作为研究中国语言的专家,他生前对鄂南方言兴致颇浓。
后来因为办刊经费、人员变动等因素,刊物被迫中断了一段时间。但在隽水,文化的传承与赓续,不乏后来人。在外事业有成的通城籍青年李伟,舍弃优渥待遇,回乡再续《书窗》。也有人对此迟疑观望,但更多的是一大群热心读者、文友与各界朋友的鼎力相助。为了解决第一大难题——经费,李伟与员工开办了生鲜商店,他也挽起袖子与大伙一起干各种粗活,虽然收入不多,但也是以商养文的一种探索。如今《书窗》的装帧设计、栏目编排、稿件质量均上了一个台阶。
前些时回去,见到李伟,他告诉我:承继书香,传播文化,非一日之功,需日久坚守。去年,他带领团队做了18场书香进校园活动,深受师生欢迎。线上开办的“伐桂书院”已发稿百余期,收到了全国各地源源不断传来的原创作品。他与伙伴们对《书窗》的未来信心十足。
隽水,发源于高峰,途经通城、崇阳、赤壁,注入长江;《书窗》,也会融读者厚爱,乘势借力,挽一脉书香,汇入中华文化的滚滚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