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7日

农家博物馆的旧时光

□帅瑜

在鄂西北谷城,有一条南河,附近有万年溶洞、千年古树、百年古民居,更有一处引人入胜的“南河农家博物馆”,就坐落在南河岸边的龙滩村。

南河农家博物馆收藏的展品,全是农业生产、农家生活使用过的各种器物,饱含着厚重的农耕文化,观之油然而生回味悠长的乡愁。这些深镂年轮的老物件,都是在南河流域民间收集的。这些生产和生活用品,直观地呈现了鄂西北农耕时代的器物,也再现了古朴的风土人情。

走进农家博物馆,可以看到诞生于千百年来的农家生活和劳作的各种工具,如生产农具、生活器具、作坊器物等展厅,陈列的就有石磨、石碾、石槽、石磙、风车、檑子、簸箕、箩子、撮箕、簸箩、筛子、筲箕、箅子、篓子、席子、粪筐、捞箕子、鱼篓、铡刀、花轿、八仙桌、纺线车、织布机、神柜、木柜、水桶、腰盆、脚盆、马桶、古床、古椅、古茶几、凳子、木屐、草鞋、斗笠、马灯、汽灯、油灯、灯盏、火盆、夜壶、升、斗、犁、耙、耖、锄头、钉耙、薅锄、木掀、锯子、拍把、牛梭头、牛兜嘴、药碾子、砖模子、蒸笼、甑子、碓头、油纸伞、草鞋耙子、雕花木床、棕制蓑衣、明清瓷器……每一件展品都带着你走进农耕时代,感受到浓郁的乡土气息。

当我第一眼看见棕蓑衣,顿时想起那些清新的田园诗,比如“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样的诗句。当年在老家山村劳动时,蓑衣也是我经常披在身上的“雨衣”。风雨中,我在地里做着农活,它为我遮风挡雨。可在那时,我怎么也不会想到、体会到还有什么清新的诗意。

比如展示的檑子。生活在大山里的人们,在没有打米机之前,你知道人们是怎样把谷变成米的吗?在南河农家博物馆里,就可以见到这种“神器”。檑子,它是数千年来人们生活的必备品。在没有檑子之前,人们要想吃米,只能像原始人那样,双手抱住石头碓嘴,在石头碓窝里使劲地舂着。那时吃点米饭真难,而檑子的功能,就相当于现在的打米机。

一个檑子有半人高,粗壮似大肚罗汉。檑子是用硬木、竹条等制作的,由上下两扇合在一起组成。用檑子檑米,虽说也还是人工,但却大大减轻了人的劳累,而且出米量远超舂的米。檑子的形状和结构,既便于使用,又能高效地把稻谷加工成米,充分彰显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南河农家博物馆里还展出了很多篾器,如簸箩、筛子、筲箕、箅子、篓子、席子、粪筐、捞箕子、鱼篓等。山区到处是竹子,家家户户有竹园。像簸箩,通常用于装粮食。它虽然是农具,但篾匠在打簸箩时,利用竹篾的纹路,编织出好看的花纹和图案,放在那里就像是一件艺术品,具有欣赏性了。

这些檑子和簸箩,1980年后出生的人大多数都没有见过。只有走进农家博物馆,才能一睹这些旧物。

南河农家博物馆收藏的物品中,还有材质各异的木质家具等,似乎都是毫不值钱的“破烂货”。但我明白,收藏农耕用具和生活用具,是为了让后人从这些实物上,连接古人的乡愁,感念时代的变迁。

沉默的老物件,早已褪去当年的光华,在一般人看来,毫无特殊之处,有的已派不上用场,但是它们各自不同凡响,代表着时代、传统和文化,敝帚自珍是值得的。

这些积厚流光的农家物品,串联起一部无言的农耕史。只要南河农家博物馆在,只要这些老物件在,农耕文化就会在这方山水间传承。

--> 2024-10-17 4 4 楚天都市报 content_291745.html 1 农家博物馆的旧时光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