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9日

最牛实习,起航!

海军工程大学900余名学员开启7000海里远海实习访问

83编队戚继光舰解缆起航

学员家属在码头送行

杨琼方副教授(右一)与学员交流

“带着晓松去远航”出征仪式 摄影: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王永胜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狄鑫 柯称 通讯员 梁进 曹翰文 喻俊浩 胡于涛 李若彤

军旗飘飘,汽笛长鸣。9月28日上午,由我国海军戚继光舰、井冈山舰组成的83编队搭载海军工程大学900余名海军学员和40余名教员从湛江某军港解缆起航。未来35天,编队将结合远海实习访问马来西亚、孟加拉国,技术停靠新加坡,总航程7000余海里。

编队指挥员、海军工程大学政委孙忠义介绍,本次任务旨在提升海军生长军官适岗实操能力,加强与到访国海军的务实合作与交流,为服务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贡献积极力量。

“海上流动大学”功能齐备

83编队起航前,极目新闻记者受邀参观了戚继光舰、井冈山舰。

戚继光舰舷号“83”,是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大型海军训练舰,被称为“海上流动大学”。该舰满载排水量9000余吨,可满足抗12级风力要求,是目前海军吨位最大、现代化水平最高的专业训练舰,能够同时承担400余名海军学员和教职人员完成近远海实习训练任务,此次是第六次执行远海实习访问任务。

极目新闻记者在舰上看到,戚继光舰设有海图作业室、阅览室、教学训练驾驶室、教学训练集控室、学术报告厅等14个教学场所,其中学术报告厅内部和大学校园里的十分相近。同时,该舰配有舰员住舱100余个,洗烘衣间、茶水间、理发室、健身房、医疗区等功能性舱室35个,可满足官兵日常生活、运动健身、文体娱乐等生活需求。

井冈山舰舷号“999”,排水量19000吨,具有吨位大、装载多、续航力强等特点,是执行多样化任务的重要力量。入列以来,该舰先后执行亚丁湾护航、中柬“金龙—2023”联演、远海远域训练等多项重大演训任务。本次任务中,宽阔的机库被临时改造成了教室,满足教学、实习需求。

极目新闻记者还在两艘军舰上发现了一些“荆楚元素”,包括越王勾践剑等文物复制品、汉绣等非遗作品、漆器等历史工艺品、黄鹤楼造型的灯具等文创产品。海军工程大学外事参谋杨一冉说:“军舰是流动的国土,海军军官是‘穿着军装的外交家’,我们来自武汉,出访过程中也会为武汉城市推介出一份力。”

杨一冉介绍,编队在靠泊国外港口期间将举行舰艇开放、甲板招待会、城市推介等活动,除了展示以上武汉和相关城市的文化元素外,还将播放城市宣传片,发放城市宣传册,同时也安排了中国风的文艺节目表演。

这是成为优秀军官必上的一课

那么,在海上如何上课?编队教学组成员、海军工程大学副教授崔国恒说:“和在学校里一样,这里有‘早八’,有晚自习,还有考核和竞赛。我们的课程安排很满。”

当然,海上课堂也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崔国恒介绍,航海实习包含政治教育、航海通识、专业课程、岗位实践教学和人文素养五个模块。其中远航实习比近海实习专业课程更丰富,包含电气工程、动力工程、作战系统、武器装备系统等。“在一线实习实践更接近实战环境,还有很多校园里不具备的教学条件。可以说,是学员将来成为优秀军官必上的一‘课’。”崔国恒说。

“远航实习更有利于培养学员认真、细致、准确、正规的航海作风。比如,学员在海图作业时,我们对铅笔削出的笔芯直径都有精确要求。”崔国恒说,此外,出访交流也是重要一课,既是生动的思政课,也是开阔视野、建立大国海军自信的“必修课”。因此,本次任务还安排了海军文职人员一同参训。

海军工程大学副教授杨琼方也认为,“远海训练对培养学员领导力、提升学员国际海洋的认识很有帮助。”

杨琼方来自湖北荆州,从事教学工作14年来,曾十余次带学生出海,舰上不少工作人员都是他曾经的学生。他介绍,首次经历远航实习的学生,将面临身体和心理的双重考验,比如80%以上学员都可能会出现明显的晕船呕吐反应,一般会持续两周,“除了战风斗浪,还要克服长期远离陆地的心理适应问题。”

学员来自祖国各地还有留学生

“没想到首次出海是在湛江,我的海军梦开始的地方。”海军工程大学大三学员刘燕霖匆匆告别前来送行的父母后,难掩激动地说道。

刘燕霖在湛江出生、长大,小时候常看见威武的军舰从海边驶过,而她的父亲也是一名海军,让她从小就向往穿上一身白军装。为了这次航海实习,她和同学们做了很多准备,包括加强身体素质锻炼。“现在最期待甲板招待会,能够与外国海军进行交流。”她说。

“登上舰艇第一感觉是震撼,军舰比想象中更大、更先进,我兴奋得晚上都睡不着觉。”李耀辉学员是武汉人,在江边长大的他,来到海边兴奋不已。

2019年,李耀辉和父亲守在电视机前全程观看了国庆大阅兵,从此在心里埋下了参军报国的种子。作为武汉外国语学校的优秀学子,高考时李耀辉的成绩可以选择综合类“双一流”高校,但他毅然报考了海军工程大学。李耀辉说:“这次任务中我将好好表现,特别是要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海军的良好形象,为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尽一份力。”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任务海军工程大学还搭载了外国学员。有来自柬埔寨、老挝、缅甸、越南、蒙古和坦桑尼亚6个国家的18名学员,与中方学员混编同训。

“虽然我们是内陆国家,但是守护湖泊河流同样需要掌握舰船知识。”来自蒙古国的女学员敖思曼用比较流利的普通话说,她对海洋有着无尽的向往,这次已经是她第二次来中国留学,“很荣幸能参与远海实习和出访。”

带着烈士学长的遗志去远航

“刘晓松……到!”“刘晓松……到!到!到!”9月28日清晨,海军井冈山舰甲板上,一个响亮的名字划破军港的宁静。

今年是刘晓松牺牲25周年。在烈士纪念日来临之际,他的学弟学妹们在随83编队远海实习访问出发前,举行了简短而庄重的“带着晓松去远航”出征仪式。

1999年7月,刘晓松从海军工程大学毕业。他与队友在赴南海舰队报到途中,遭遇列车脱轨倾覆事故,他和同学们挺身而出,先后抢救伤员近百人。刘晓松头部受重伤,仍坚持救出、转移群众40多人,最终因疲劳过度、失血过多英勇牺牲,年仅21岁。

“坚决服从分配,到国防建设最需要的地方去;立志献身海疆,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出征仪式上,学员们重温了刘晓松25年前的军校毕业决心书。

仪式主持人、海军工程大学“晓松队”学员臧浩然说:“刘晓松烈士生前最大的愿望是能去南沙岛礁,为祖国守好南大门。他的愿望虽然没能实现,却激励了一代代‘晓松人’。如今,我们将带着烈士遗愿,一路向南,驶向深蓝,以晓松烈士的精神激励自我,圆满完成实习访问任务。”

学员戴世杰说,刘晓松被海军追授“舍己救人的优秀军校大学生”荣誉称号后,学校将其生前所在的动力工程学院学员25队命名为“晓松队”,建立了“晓松班”“晓松纪念室”,晓松队学员新生第一课就是追忆烈士事迹。25年来,一批批队员用行动继承和发扬着晓松精神。

--> 2024-09-29 海军工程大学900余名学员开启7000海里远海实习访问 4 4 楚天都市报 content_290102.html 1 最牛实习,起航!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