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耘芳
巍巍大别山,绵延数千里。
从土地革命战争以来,地处大别山地区的湖北、河南、安徽三个省,数千万群众长期坚持革命斗争,二十八年来革命红旗不倒,革命组织不散,革命队伍不垮,留下一个个惊天地、泣鬼神的红色经典故事。这些故事中,除了有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还有一个值得铭记的群体——大别山奶娘。在中原突围的紧要时刻,大别山地区的普通群众纷纷站出来,主动收养来自中原军区的孩子。这些普通平凡的人们,用宽广博大的胸怀,用深明大义的行动,谱写了一个又一个拥军爱民的动人故事。
岁月悠悠,时代更迭。历史回溯到一九四六年六月间,中原突围战争在大悟县宣化店打响,国民党反动派三十万部队把中原部队七万干部战士紧紧包围在宣化店狭小地带,企图击败中原军区部队。在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中原军区部队巧施“空城计”,迅速突破包围圈,取得了中原突围的伟大胜利。
中原突围时面临着一个最大问题,中原军区部队全体干部、战士能够顺利突出重围,但一千多名嗷嗷待哺的孩子怎么办?在敌人一步步向宣化店合拢包围,枪炮声一声比一声密集的紧要关头,当地党组织主动站出来,动员号召来自宣化店、黄站镇、丰店镇一带的群众来领养这些孩子。得知消息后,从四面八方赶来的群众,身背着背篓,肩抬着摇篮,手推着小车,将这些惊魂不定、哭闹不止的孩子一个个领回家。其中,一位姓郑的大娘对部队首长说,请大家放心,你们的骨肉就是我们的亲生孩子,只要我们有一口饭吃,就要给你们的孩子吃饱饭;只要家里有一尺布,就要做衣服给你们的孩子穿,绝对不让孩子们受饿挨冻。
一诺千金。大别山地区人们说到做到。中原军区部队兵分三路突围后,大别山地区群众把一千多名孩子领养回家。有的孩子出生不久,需要奶水,一些正在哺乳期的年轻母亲,宁可自家孩子少喝奶水,也要把乳汁留给他们。有的孩子五六岁,正是要吃饱饭、长身体的时候,一些群众让自家孩子吃野菜、南瓜、红薯,也要让他们吃上白米饭。冬天的鄂北地区,天寒地冻,北风萧萧,为了让中原军区的孩子们不挨冻,大别山群众想方设法找来棉花、棉布给这些小家伙做新棉袄、新棉被,而自家孩子只穿一些补了又补、缝了又缝的旧棉衣。还有些家庭,家中有几个小孩子,为了让出棉衣、棉裤给部队留下的孩子穿,就让自家孩子轮流穿一件旧棉衣、棉裤。
而当中原军区几万人刚刚冲出敌人包围圈,敌军就占据了红色根据地宣化店,四处叫嚣要让大别山地区“山上茅草过火,石头过刀,人要换种”,企图让大别山村庄消失、人口灭绝。特别是对于留在大别山地区养伤的中原军区战士和部队留下的孩子,他们更是全力搜捕,残酷杀害。
一次,叛徒告密,丰店镇一位姓郑的大娘,收养了一个中原军区部队干部的孩子。得到消息,一群敌人闯进郑大娘家,要她交出孩子。哪怕遭受严刑拷打,郑大娘也未承认自己收养有孩子。敌人在房前屋后四处搜查,最后在屋后一间牛栏的草堆中,抓到郑大娘的丈夫老洪,还有他怀抱中的两个幼小男孩子。见到两个孩子,敌人用绳子绑住郑大娘和老洪,把他们吊挂在门口的大槐树上,要他们指出哪一个是部队干部留下的孩子,否则将两个孩子全部刺死。老洪大义凛然地交出了自己的亲生儿子,穷凶极恶的敌人将孩子重重地摔在石头上……
在那段艰难的岁月里,大别山地区平凡而伟大的“奶娘们”,始终视部队留下来的孩子为亲骨肉,用自己甘甜的奶水,用自家少有的大米,全心全意地养育着他们。这些孩子,有的在中原突围胜利后,被悄悄重回到大别山的父母接走;有的直到全国胜利解放后,父母才回来与他们重逢。有的孩子则留在大别山地区,在奶娘身边生活、读书,一直在乡村学校读完书后才回到亲生父母身边。
时光在流逝,爱心永不移。这些喝着大别山奶娘的奶水,吃着大别山奶娘做的白米饭,穿着大别山奶娘缝补的棉衣长大的孩子,心中始终装着大别山,牵挂着大别山奶娘。他们多次回到大别山,脚踏着这块英雄的土地,寻找或看望自己魂牵梦绕的奶娘。他们有的把这些养父养母接到城市里生活,有的给自己奶娘一年四季做一身新衣裳,长期供养他们吃喝;有的完成学业后,主动重回大别山,到大别山地区参加工作,为建设和发展大别山献计出力,为让大别山人民过上美满幸福的日子奉献青春。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报答大别山奶娘的救命、养育和栽培之恩。
中原突围是一段辉煌的历史。如今的宣化店,已经成为鄂北地区边贸口子镇,红色旅游大镇。人们依靠青山绿水,大力发展青油茶产业、板栗种植加工业。走进红色宣化店,一派欣欣向荣景象,城镇建设面积不断扩大,吸引农产品批发、加工企业纷纷落户这里,家家户户的小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如今的大别山,春天杜鹃花儿映山红,夏天林木葱茏溪水流。眼下正值秋高气爽,鄂北大地漫山遍野五彩斑斓。一部红色情景剧《大别山奶娘》将在这片红色热土上演,重现那段炮火连天、动荡艰难的岁月,带领观众感受“大别山奶娘”母亲般的温暖,永远铭记无数勤劳又勇敢、质朴又善良的大别山父老乡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