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赵雪纯 通讯员 张翼飞 丁燕飞 於鑫益
36岁的李先生(化姓)患有扩张型心肌病十年,需要尽快实施心脏手术,但他是稀有血型,也就是大家俗称的“熊猫血”。
想到要做难度这么大的心脏手术,李先生和家人多方打听后,慕名来到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心血管病医院。该院心衰诊疗团队评估后,为其实行人工心脏微创植入术。
“这几天感觉恢复得很快也很好,晚上不再被憋醒了,一觉睡到天亮!”9月23日,李先生欣喜地表示,对出院后的生活充满期待。
他十年未睡过一夜整觉
2014年,李先生被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开始接受药物治疗,但没过多久药就不管用了。李先生说被确诊为扩心病后,他就干不了重活了。白天会感到四五次头晕、发黑朦,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更是折磨着他。“晚上根本吸不上来气,睡不着,睡着了又多次被憋醒,只能坐起来趴在桌子上睡觉,一晚上才睡不到2小时。”李先生说,晚上休息不好,也直接影响其白天的工作。
今年8月,李先生下定决心,要与困扰他十年的疾病来个了断。“我和家人就是认准了刘金平教授才来的,他说什么我都积极配合。”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心血管病医院院长刘金平教授对李先生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发现其左侧心脏严重扩大,几乎占满了左侧胸腔,左心功能严重受损,但右心功能保存尚好。经过团队讨论研究,为李先生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植入国产心室辅助装置,即人工心脏。
可治疗方案确定后,李先生“熊猫血”的问题又拦在了团队面前。如果在没有匹配血型的情况下输血,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免疫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目前血库本就紧张,熊猫血更是稀少,这要求我们在手术过程中,要尽最大可能减少患者出血,做到少输血甚至零输血,我们决定采用微创方式植入。”刘金平表示。
团队精准植入人工心脏
“以往的人工心脏植入手术通常需要完全劈开患者的胸骨,将心脏暴露出来,将泵放置在心脏内,再进行血管吻合。但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大,术后恢复期明显延长。”心肌病、重症心衰亚专科主任蔡杰教授介绍,微创的手术方式创伤更小、恢复更快,而且泵体定位也更精准,可以极大减轻患者的痛苦。
“但微创方式下,医生只能在直径为5厘米左右的孔径下完成整个手术操作,手术视野和角度受限,对术前规划、手术者的术中判断和操作要求很高,需要手术团队对心脏移植有精确的把握和丰富的手术经验。”蔡杰表示。
9月15日,刘金平教授团队在体外循环、心脏超声科、麻醉科、手术部、输血科等多学科的协助下,通过在患者左侧第五肋间和右侧第二肋间的两个微创口,在超声的引导下,40分钟就精准完成人工心脏泵体定位、固定和血管吻合,并通过术前自体储血和自体血回输手术实现了术中零输血,以最小的创伤成功为李先生植入国产全磁悬浮人工心脏。这枚人工心脏像“马达”一样,在李先生体内开始了泵血,他的心脏也逐渐活过来。
术后12小时,李先生成功脱掉呼吸机,并开始下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