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首席记者 戎钰
对话人物:
安荣生,57岁,国家一级演员,武汉人民艺术剧院表演艺术家,曾荣获第23届中国电影华表奖、第17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中国话剧金狮奖、武汉艺术人才江花奖等荣誉。在《相伴永远》《日出东方》《长征》《红岸——邓小平在一九二九》《邓小平·1928》《红色摇篮》《红星闪耀》《出山》《志愿军》等多部影视作品中饰演伟人邓小平,是继卢奇之后又一位收获广大观众认可的邓小平特型演员。
对话背景:
作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重点扶持剧目,重大革命题材电视剧《走向大西南》于8月23日在央视总台一套黄金时段播出。安荣生在剧中再次饰演伟人邓小平,艺术再现了邓小平、刘伯承、贺龙率部解放大西南,领导政权建设,参加领导西藏和平解放工作,推动西南地区实现巨变的历程。
8月26日,正在北京参加《走向大西南》宣传活动的安荣生接受了极目新闻记者连线专访。
演了20多年 依然如履薄冰
极目新闻:《走向大西南》是您第几次饰演邓小平同志?还记得第一次与这个人物形象结缘时的情景吗?
安荣生:有近20次了吧。第一次应该是1999年拍摄电影《相伴永远》,演邓小平同志在法国留学的那一段时光。因为是第一次饰演伟人,所以既激动又忐忑。
极目新闻:您是武汉人艺的演员,因何契机加入这个剧组?
安荣生:1998年,我参演了一个抗洪题材的电视剧叫《惊涛》,我在剧里饰演一名军人,剃着板寸头,穿着军装,当时导演在监视器里看到我,忽然就说:大家都来看看他像谁?像不像邓政委?那个剧的男主角是胡军,他过来一看,也说:哎哟真的像。这个事儿就在剧组里传开了,那时候北京电影制片厂正在找饰演青年邓小平的演员,听说了后就联系了我。
极目新闻:去北影厂试镜顺利吗?
安荣生:去的时候很忐忑。剧组非常重视这次试镜,当时给我做造型的是德高望重的化妆师王希钟老爷子,他带了一班弟子来给我定妆,不到一个小时就完成了定妆造型,导演看了很满意,就这样,顺利地开启了我艺术道路的另一番天地。
极目新闻:您20多年来多次塑造伟人形象,从早年间的青年邓小平演到现在的中老年时期。现在再创作这个角色,您是更游刃有余了,还是依然如履薄冰?
安荣生:两种心态都有。说游刃有余,是因为有了这么多年的表演经验,还有自己不断学习进步和生活积累,创作角色时有了高度的自信,不像刚开始时那么青涩。但同时呢,每次接到表演任务依然压力很大,因为你不是扮演一个普通的角色,而是塑造一个世人皆知的伟人形象,我希望能够把最真实、最有说服力的表演呈现给观众。
杀青那一刻 眼泪一下子没忍住
极目新闻:您曾说《走向大西南》是从艺以来最艰辛的一次创作,为什么?
安荣生:《走向大西南》是一部长篇剧集,该剧着力刻画邓小平同志在“解放、接管、建设”大西南这段峥嵘岁月中的工作风采和奋斗历程。作为男一号,我每天的拍摄任务都排得非常满,将近100天的拍摄,几乎每天都是早出晚归,由于是同期声,不仅要用四川方言完成大量台词,还要面对现场修改剧本、现背现拍的压力。同时,场景转换也特别多,而我为了减重一直在节食,所以每天都是在高强度、高度紧张、体力不足的状态下工作。直到杀青那一刻,我一直紧绷的弦才终于松了下来。
吃不得苦,可干不了这行。我记得有一天完成一场戏的拍摄后,剧组同事们突然给我送上鲜花,我知道,终于杀青了,那一刻,我的眼泪一下子没忍住,真的是百感交集。
极目新闻:近20次饰演同一个角色,如何避免创作上的模式化?
安荣生:饰演伟人,首先要做到形似。但一味追求表面的东西,就容易走入模式化误区。必须在形似的基础上再跃升一步,去追求神似,这样,才能赋予人物可感可亲的血肉和灵魂。这个追求神似的过程,就特别艰辛。更多的时候,除了多观摩经典作品和艺术大家的表演,我还通过看书和查阅大量历史资料来增加积累,以求把伟人的生平、事迹以及精神境界都“长”在自己心里。
极目新闻:卢奇、刘劲都是观众非常熟悉的特型演员,你们平时会不会交流创作心得?
安荣生:我是看着卢奇老师的戏成长起来的,记得我十几岁时第一次看了他的电影《百色起义》,对他的印象太深刻了,他的举止、做派,还有塑造人物的那种自信,都令我十分叹服。
记得有一件趣事,我去医院看牙,医生问我“你是不是姓卢”,我说不是,原来,医生误以为我是卢奇的弟弟,因为觉得我们长得很像。那时候我就觉得我跟卢奇有缘分。我们第一次见面是在《日出东方》剧组,他演孙中山,我演邓小平,那时在剧组,我一有机会就向他请教,他也特别有耐心地和我分享,卢奇老师对我的影响特别大。
极目新闻:刘劲老师应该也是您的老熟人了,他饰演的周恩来总理深入人心。
安荣生:1999年在巴黎拍摄《相伴永远》时我们就认识了,后来多次在不同影视剧中合作。他是一位特别敬业的艺术家,拍每一场戏都要求达到自己的预期,哪怕导演说这一条过了,他如果觉得不满意,都会主动提出再来一遍。刘老师这种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让我受益良多。包括唐国强老师也是,他们都是我心目中的师长,不管是创作能力,还是工作作风,都是我学习的榜样。
武汉这片土地 给予我艺术滋养
极目新闻:除了做演员,您也在做导演工作,我们知道,湖北省博物馆内放映的全息光影剧《遇见·楚庄王》就是您执导的。
安荣生:我是武汉人艺的演员,以前演了很多话剧,后来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我2009年去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进修,开始尝试做导演工作。现在除了执导话剧、音乐剧、小品、晚会,我也会进行一些跨界尝试,《遇见·楚庄王》就是我对自己的一次挑战和突破。
极目新闻:您好像也客串演出了《遇见·楚庄王》。
安荣生:那天拍摄时,剧组找的演员一直进入不了状态,时间太紧来不及再找别的演员,我就自告奋勇上场了。
极目新闻:您是河北人,却在武汉开拓了自己的表演事业。
安荣生:我的父亲是作家,母亲是戏曲演员,所以家里一直有比较浓厚的文艺氛围。我12岁时,武汉艺校到河北来招生,我跟姐姐一起报考,结果两个人都录取了,就一起来武汉上学,毕业后又都留在了武汉。
武汉有山有水,人杰地灵,特别是后来我转到武汉人艺工作后,事业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剧院里有很多非常知名、有成就的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我有幸跟他们一起摸爬滚打、排练演出,给了我得天独厚的学习机会,收获了丰富的艺术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