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20日

“工作累的时候可以通过写诗来放松”

新洲一装修工人写诗超万首

诗友们沟通交流

问津诗社诗歌创作基地

江冬生在书桌前创作 摄影: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常怡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常怡 通讯员 王东升 实习生 张甜懿

“您把生命种入黄土,长出一片青松,您是枝,我是叶,枝杆摇曳,叶沐风。”这首名叫《父亲》的现代诗,是59岁的新洲装修老板江冬生所作。

江冬生是新洲乡土诗人,主业是做装修设计,业余时间爱好写诗。近30年来,他写下了超万首诗,主要记录生活中的诸多生活场景,其中多首诗发表于《农村新报》《鸭绿江》,在新洲本地也颇有名气。谈起这些年创作的坚持,江冬生笑称:“工作累的时候可以通过写诗来放松,写一首好诗得到别人夸奖,我觉得心情特别愉悦,就想一直写下去。”

把普通的人生创作成诗

8月16日,极目新闻记者来到新洲邾城东森馨居装饰公司,门牌上“问津诗社诗歌创作基地”的牌子格外显眼,此时的江冬生正和三五知己围坐在古朴的茶几旁,畅谈诗词创作。

“每次我们在这里探讨诗词,都有所收获,所以就把他的公司选做创作基地了。”江冬生的诗友王能祥笑着说,诗友们一边品茶,一边讨论着诗词中的意象、韵律和情感,每个人都沉浸在这美妙的艺术世界里。

今年59岁的江冬生,是新洲巴徐村人,从中学开始他就喜欢诗歌,当时看到报纸和书本上的一些诗,他觉得很有意思,也就学着写。

初中毕业后,江冬生为了谋生尝试过多种行业。22岁那年,江冬生跟同乡一起干起了装修,从木工干起,搬砖和灰,盖楼房。后来又加入装修公司,刮大白、喷油漆。两年之后,江冬生成了师傅;再过几年,他在新洲成了家、生了娃。29岁时他自己开了一家装修公司,取名“东森馨居”,日子慢慢好了起来。

“那时候工友老是调侃我,说肚子还没填饱,就想着诗和远方。”回忆起往事,江冬生不禁感慨万千。他表示,虽然那些年日子过得有些苦,但是自己并没有放弃创作诗歌,空闲的时间就会拿出纸笔写上一两首诗。

“以前没有微信,我就在草稿纸上写,没有系统地写,以对生活的感悟为主。有了微信后,我就在朋友圈记录,随感随记。”江冬生向记者展示自己在朋友圈里的创作,每天他会分享一篇随笔,都会收获好友们的点评和称赞。

诗词中,既有描述工人的《电焊工》,又有记录生活所作的《门前白玉兰》,还有描述城市工作生活紧张感的《滋味》。直到现在,江冬生每天都在朋友圈分享自己的创作的现代诗,在微信里保存记录下来的诗,已有5000多首。

带动身边朋友一起写诗

近年来,江冬生不仅自己享受诗歌的创作,他还带动了身边的不少人加入到诗歌创作大家庭中。在他的影响下,装修工人王红文和廖春华也迈入了写诗的行列,创作了不少佳作。

“我出身农村,也打过工,在外打工的那种孤独、寂寞,我感同身受。所以我鼓励工人可以将这些情感写下来,也是作为一种情绪的排解。”江冬生称,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问津诗社,大家在一起交流作诗的心得体会,在诗社创作基地,每周就会举办一次雅集,固定的频率让大家更有归属感。

谈起江冬生,廖春华对他赞赏有加,表示江冬生不管是工作还是诗歌创作,都是自己学习的榜样。“我跟着江总一起干装修8年了,他不仅为人谦逊正直,而且还热心于公益事业,在他的帮助下,我如今也算半个诗人了。”

江冬生爱写诗的习惯不仅影响了工人,还影响了他的客户。江冬生介绍,有一次在凤凰为一家人装修,在偶然发觉江冬生在手机上创作时,业主雷先生希望江冬生能为他家儿子婚房,创作一首诗。

“雷先生是农民出身,将儿子抚养大并考上了名牌大学,现在儿子结婚,又帮他操心婚房。让我惊讶的是,他居然格外重视文化价值。”江冬生说,他将创作的诗融入装修,将雷先生与儿子的经历融入诗中,刻在背景墙上,大字不识的雷先生在理解这些诗句的含义后,眼眶都湿润了,那时候自己深深感受到了文字的魅力,也告诉自己要坚持写下去。

江冬生随即朗诵了这首词,锄头与庄稼,是他一生的动词,收成与温饱,是他绝佳的形容词,纸与笔、诗和书,更是一根牵不直的红线。文字与泥巴,划不上等号,可那首诗的距离,家的温馨,乡村的纯朴,这些元素,是生长在别墅上的庄稼沉甸甸的金黄,沉甸甸的希望……

“江冬生的诗歌很有感染力,他的作品常常让人眼前一亮,跟他一起交流,大家总会领略到精神愉悦。”说起江冬生,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新洲区作协副主席蔡先进连连称赞。他介绍,自己与江冬生相识有十几年,后来自己介绍他加入新洲作协,还推荐他加入武汉作协,因为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并取得一定的文学成就,被推举为问津诗社秘书长。

希望每三年出版一本诗集

回想这些年写诗的经历,江冬生说,诗歌中有一种让人向上的力量,让自己变成了一个努力工作、认真生活的人。这些年的创作,一直离不开老师王腊波的教导和帮助。

“我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一开始的创作技巧和风格,大都是王腊波逐字地教我,对我提升很大。”江冬生看向一旁的王腊波笑着说,如今两人情同手足。

王腊波是新洲著名诗人,因诗写得好,被招到机关做地方志研究。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他创办新洲青年诗歌学会时,会员一度达到百余人。不少会员坚持写作至今,而江冬生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

王腊波称,前两个月武汉一家出版社联系江冬生,想将其作品出版成一本诗集,最近大家正在为江冬生挑选作品。“我觉得很欣慰,诗词创作也形成了传帮带作用,我们的队伍中优秀的人也越来越多,好的作品也都保存下来了。”

如今,爱写诗的江冬生在新洲小有名气,多次到邾城街文化服务中心参与活动,留下不少好作品。

邾城街文化服务中心主任陈飞胜介绍,在新洲,以江冬生为代表的众多草根诗人在挚爱和坚守中,传承文脉、提升生活品质和幸福满意度。他们热情讴歌新时代城乡新风尚,是街道的一种文化现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我会一直创作下去,现在正在系统地保存作品,争取今后每三年都能出版一本诗集。”对于未来,江冬生眼中满是憧憬,如今他还在谋划电商方向的业务,想通过诗歌创作助力家乡特产走出新洲、走向荆楚大地。

--> 2024-08-20 “工作累的时候可以通过写诗来放松” 4 4 楚天都市报 content_285267.html 1 新洲一装修工人写诗超万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