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首席记者 戎钰 通讯员 袁娟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又是一年七夕至。在这个最具浪漫色彩的中国传统节日里,有人仰望星空,吟诵经典,想象“天河”浪漫;有人庭院乞巧,河畔放灯,传承古老民俗;而在有着“天上七夕·人间郧西”美誉的湖北省郧西县,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郧西七夕”正焕发着别样生命力。
荆楚非遗瑰宝
七夕文化之乡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七夕重“乞巧”,表达的是中国古代女性对“心灵手巧”的期盼,而这个美好心愿也延续到了当下,所以每逢七夕,陈西霞就忙得不可开交。
身为“郧西七夕”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陈西霞做的七夕“巧食”——花馍,造型与技艺皆独具巧思,不管是传统的飞鸟走兽,还是备受年轻人青睐的鸳鸯、玫瑰,都能让人赞一声“神乎其技”。
前几天,陈西霞接受央视邀请录制“七夕”视频,透过镜头向全国观众分享湖北七夕文化。陈西霞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她计划今年10月去进修学习,对做花馍的技术手段进行升级,“我8岁跟着妈妈学做花馍,到现在几十年了,我认为非遗技艺既要传承,也要创新,这样才能让我们的七夕文化一直保持活力。”
对七夕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不仅是传承人的使命担当,也深植于每一个郧西人的心中。
湖北郧西被誉为“中国七夕文化之乡”,是七夕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和传承地。2014年,“郧西七夕”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郧西七夕”是在郧西境内的汉江、天河和金钱河流域,以“请七姐”为主要仪式、以祈福乞巧为内涵的民间节庆习俗活动,它较好地存续着七夕节的传统仪式与活动。
在郧西这片被古籍记载为“世传列仙所居”的土地上,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深入人心,请七姐、做巧食、放河灯、唱天河民歌、讲七夕故事、葡萄架下听夜话等民俗,被一代代人传承延续。
在这里,你能见证天河流入汉江的“河汉相连”景观,会看到传说中牛郎织女的化身——巨石“石公公”“石婆婆”,更可以体验花样迭出、丰富多彩的七夕文化活动;在这里,七夕文化与山川河流相依,更是融入了万家灯火。
据郧西当地普查显示,“郧西七夕”在全县18个乡镇(场、区)均有存在和传承,享誉全国的“天上七夕·人间郧西”文化IP,承载着这座古城深厚的非遗底蕴。
一位多年从事七夕文化推广的郧西文旅人士接受极目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湖北七夕文化源远流长,“‘郧西七夕’的‘和美’主题,与郧西人‘勤劳、善良、朴实、自强’的精神追求相契合,其‘浪漫’形式也与郧西经济社会的创新发展相适应,故而,七夕文化在郧西得以蓬勃传承与发展。”
传统节日受捧
凸显文化自信
“郧西七夕”大热,并非偶然。非遗“出圈”,传统节日备受推崇,折射出的是普通民众日益强大的文化自信。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将热情投射到中国传统民俗节日中,体验其独特文化魅力,感悟其丰富文化内涵。
家住武汉的苏晓蔚是一位热爱传统文化的年轻母亲,她今年的七夕安排是在社交平台上学教程,带着女儿一起做花馍。她说,中国传统节日都蕴含着美好寓意,其习俗活动与文化内涵值得大家分享、传递和传承,“感觉这几年传统节日的过节氛围越来越浓,端午也好、七夕也好,大家都会穿着汉服走上街,漂亮得不得了,我认为这就是一种文化自信。”
直播平台上,年轻的主播们眉飞色舞地讲解着“董永与七仙女”的前世今生;电商平台上,各种与七夕文化相关的文创产品销量喜人;文旅产业中,围绕“郧西七夕”IP打造的文旅产品让这座湖北古城成为网红打卡地……在新技术、新渠道、新观念、新生态的合力推动下,传统节日融入了“潮”生活,传统文化拥抱着新时代。
坐落在郧西县城的中国七夕文化创意生活馆,以数百种基于七夕文化元素打造的文创产品为载体,线上线下合力传播湖北七夕文化,深受年轻一代的喜爱。
该馆相关负责人陈萍告诉极目新闻记者,湖北七夕文化“土壤”出众,为“非遗+”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郧西民间的七夕文化氛围特别好,我们也做过对比,在全国所有打造七夕文化的城市里,郧西是做得最‘透’、老百姓最喜闻乐见的。”
让陈萍非常动容的一个细节是,在郧西小城的街道、桥梁,随处可见与七夕相关的诗词,年轻人和孩子们都能随口背诵,“这个场景实在太浪漫了。郧西还有牛郎织女AI体验馆,民众可以和虚拟的牛郎、织女互动,吸引很多人去体验,这就是通过新技术手段,让非遗真正走到你我的身边。”
今年七夕,郧西将如约带来“天河七夕民俗传承活动”,为热爱传统文化的观众打造迷人的七夕胜境。届时,《郧夕奇缘》巡游剧展演、放河灯、七夕乞巧、做巧食、葡萄架下说夜话、织女绣展演等非遗活动将次第亮相,让观众在这个最浪漫的传统节日里,体验诗词中“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的七夕盛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