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国倩 实习生 谭晓敏 通讯员 卢俊霖
8月初,一群来自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的学生,跨越近2000公里,在云南大理洱海边海东镇一家民宿里,自己动手架设横幅、背景布、摄影机、反光板、手持牌等设备,搭建了一家“公益照相馆”,为乡亲们免费拍照,他们用手中的相机定格乡村振兴的壮阔图景和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
“一到云南就被这里多民族氛围打动。”公益照相馆实践队队长杨琪7日接受极目新闻记者采访时说,给如此多的少数民族同胞拍照,是个不小的挑战。他们将人物专访与摄影摄像相结合,现场采访、现场拍照、现场修图、现场洗印、现场赠送,为近百名当地居民和外来游客带来了一场新奇有趣的摄影体验。
“华师约我拍海东,镜头聚焦苍洱中”,这几天,海东镇居民的朋友圈被这条镇团委的推文“刷了屏”。
该地区以白族村落为主。当地金梭岛村的大学生赵波和赵嫦惠,在朋友圈看到村委会转发的推文后,第一时间就报名预约了公益照相馆的拍摄。
在照相馆,两人身穿展现白族人民的劳动与智慧的民族服饰。“垂下的缨穗象征下关的风,艳丽的花饰象征上关的花,帽顶的洁白是苍山雪,弯弯的造型就像洱海的明月,这就是我们白族穿在身上的‘风花雪月’。”赵嫦惠说。拍摄完成,她们拿着赠送的照片,露出满意的笑容。
农村公益书屋创建者、对越自卫反击战参战老兵、璞真白族扎染博物馆馆长……“公益照相馆”开张不久,大学生就用一张张照片定格了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有许多人都是世世代代生活在洱海边,每个人都很精彩。”杨琪说。
杨琪印象最深的是璞真白族扎染博物馆馆长段树坤。段树坤出身于扎染世家,因长期从事扎染工作,他的左手指甲已经被染料染成了难以清洗的蓝黑色,而负责针扎的右手则长满了老茧。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段树坤发现会扎染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为将这项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他创建了璞真博物馆,走社区、进校园,让越来越多人了解扎染历史、学会扎染技术、打造扎染产业。
当地农村公益书屋的创建者杨人和,也是一个有故事的人。他的书屋在洱海东岸南村白族一家农家小院里,书屋门口的白板上写着三个“零”——零门槛、零收费、零押金,365天全天开门。
杨琪说,杨人和虽已是古稀之年,但热情如火,他和老伴一路相互扶持,坚守初衷,“每个月一定要拿出收入的十分之一来买书”,为家乡的孩子们丰富知识。“我很惭愧,大的事我做不了,但辅导孩子这件事可以一直做,这是作为一名党员教师的本分。”杨人和说。这间书屋成了当地农民休憩的家园,更是孩子们求知识、讲德行的精神乐园。
杨琪介绍,实践队成员现在有14人,来自学校10个不同的院系专业,买道具、准备幕布、到现场组织村民、拍摄照片,再到后期修图、冲洗照片……每个人都各有分工。
“我们记录的不仅仅是一个人像、一处景色、一个瞬间,更是一种民族传统文化的绽放,一个民族团结时代的缩影。”实践队队员王子瑶表示,作为新时代师范院校的青年学子,理应学习杨人和先生身上折射出的教育家精神,为建设教育强国矢志担当。
据介绍,华中师范大学青年融媒体中心“公益照相馆”2022年成立,如今已“落户”多地,累计拍摄、冲印并赠送照片4000余张,受益人数以千计。从“坝头库首第一村”的湖北宜昌许家冲村,到贵州村超发源地榕江县,再到祖国边陲新疆博乐市,深入云南大理海东镇,同学们定格光影瞬间、倾听感人故事,用心感受时代发展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