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01日

亦城亦乡街道口

□汪继生

街道口,70年前,我出生于这里。41年前,因结婚搬家,离开此地。回想起故土的城乡风貌,那点点滴滴的往事,总是让人感慨。

儿时的武昌街道口,呈狭长形,长约500米,中间一条土路,路两边红砖瓦房、青砖平房、木板结构房错落有致。街道地理位置呢,东与中南民族学院(现为省军区)相邻,南同武汉大学老牌坊接壤,北和洪山村为界,西隔着大马路,除了省戏曲学校及电厂家属区外,那就是大片大片的田野、坡地和水塘了。

据说,街道口之名始于清代。随着历史的变迁,该地方人员结构大体分为两类:一类人姓氏以“代”和“付”为主,他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均以种菜为生,称之“菜农”。一类人是1949年前后,他们为了生计,纷纷从武汉周边地区和外省涌到这里,安家落户,冠之“居民”。有趣的是,两类人同住一条街,同饮一处水,管辖地却属两个区:菜农归洪山区洪山人民公社,而居民户籍则在武昌区珞珈山街。

菜农的劳作方式,与20世纪70年代初期,我作为知青下放农村时有点不一样。上午,他们头戴草帽,肩挑水桶,手握锄头,脚穿解放鞋,穿越大马路,经过省戏校,来到西边田地,给蔬菜松土、除草、浇水、泼粪,等等。白菜包菜大白菜,冬瓜丝瓜小南瓜,萝卜豆角西红柿,辣椒茄子韭菜花,一年四季,这些菜源源不断地供应市场,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尤其让菜农骄傲的,是最著名最正宗的武汉“洪山菜薹”,出自他们之手。下午,菜农们收工,忙活着鸡猪鹅鸭。有的居民看到这种场面,不禁效仿养鸡喂鸭,以度过休闲时光。

居民的劳作则是另一番情景:骑单车、跑月票、徒步走,有的到国营(集体)单位上班,有的到公私合营里干活,如工厂、商店、学校、照相馆……不过,近半数居民为个体户:弹棉花的、做裁缝的、理发的、开茶馆的、修钢笔的、编篾器的、卖杂货的、炸面窝的……这些个体行业守住家门口,谈不上发大财,但起码养家糊口,方便了街道居民菜农,也方便了附近学生、工人、市民生活。

混居的菜农居民,谋生形式不一样,展现人生风景是一样的。当拖着敞口箱式木板垃圾车的人,断断续续地手摇着铃铛时,各家各户走出家门,拎着大小不一的垃圾桶,往车里倾倒废弃物;当需要水时,大家挑着空木水桶,来到街道中心小木屋前,排着或长或短的队,由屋里的某一位太婆掌控水管供应唯一水源;当夜幕降临后,茶馆里,人们品茶、聊天、听评书、看皮影戏,好不惬意!共生共存,互促共进,和睦相处,日久生情。这不,甲家办红白喜事,众人帮忙;乙家生病住院,丙家前往探望;有的居民与菜农通婚,变成了亲家……

“街道口的风,撩醒了夏虫,竹床上的小孩做着梦……”公益歌曲《武汉伢》开头几句,有着昔日城乡接合部街道口的影子啊!随着城市建设的步伐,如今,这里演变成街道口著名商圈;十多座公交站,2号和8号地铁站位居其中;成为大学城(武大、华师、武汉理工大)和洪山区的繁华地带。但不管怎么变,那年那月的街道口,永远铭刻在我们这代人心里。

--> 2024-08-01 4 4 楚天都市报 content_283147.html 1 亦城亦乡街道口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