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士鹏
我曾问过退役的朋友,在部队里,他印象最深的事是哪件?他告诉我,是在他刚入伍时,用8.1公里接力跑来迎接八一建军节。
远方,是褐色的群山,和身上的作训服共用着同一种橄榄绿。战友们有的在前方奔跑,有的在后方列队高举右手,和影子一起喊加油,烈烈阳光为黝黑的皮肤镀上一层银色的汗。等轮到他奔跑在那白茫茫的路上时,迎着高原呼啸而来的猛烈长风,他倏然听见了入伍誓词最铿锵有力的回音。八十步,八十一步,他跑得越来越快,脸上扬起比汗水更闪亮的笑容。
结束后,所有参与接力跑的人躺在地上,头对头摆成了一个端正的五角星,帽子则紧挨着放在中间,排成竖向的“八一”两字。这是独属于军人的仪式感,而他的青春,也永久地多了一张珍贵的配图。
无独有偶。曾看到一则推送,某部队用81公里的接力跑向建军节献礼。
当流云擎着晨曦掠过哨所,当红旗举臂鼓起嗓子吹响号角,当战鼓先于朝阳敲响擂擂强音,他们站在起跑线上,倾斜身体,像一个卸下缰绳的动词,与霞光一起铆足了劲。直至一声令下,出发!
这一路,有乱石滩,有长满荒草的原野,有长龙卧波的桥梁,更有让战士忍不住停下来亲吻的界碑。在远镜头中,他们格外渺小,奔跑的速度被漫长的跑道对比得很是缓慢,但转念一想,也正是无数个他们,牢牢地守住了中国的大门,用一米八的身高占据了地图上所有的比例尺,让寥廓的天地在他们雄壮的呐喊声中也不得不低首、匍匐。当接力棒冲过终点线,激昂的欢呼有了81公里的风声与雷动。
接力跑,多么寓意深刻的活动。跑步中,他们的影子变得更加矫健,线条变得更加流畅。而接力跑更是多了份传承的意味。他们接过的,除了接力棒,还有军人昂扬的状态、无畏的信心和冲锋的姿态,连队的光荣传统与优良作风。
去年婚假期间,我住在岳父家。作为退伍老兵,岳父宁可不吃饭,也不能不跑步。他每天早上定时把我赶出被窝,让我和他绕着村庄接力跑。做农活的人起得早,他们时常端着饭碗坐在门口,笑着向我挥挥手。有的人还会大喊一声“加油”。我确实是需要加油的,往往一圈下来我就挥汗如雨了,最开始时,更是连八百米都气喘吁吁。而身后跟着的土狗却连舌头都没伸出来,天真地望着我,仿佛在说:“你已经跑不动了吗?”
对常年坐在凳子上的我来说,这一个月很短,但它却让我成功地瘦了一圈。尽管没有机会戎装在身,却能让它在心。从0.81公里到8.1公里,一步步增长的不止体能,更有坚韧、不屈的性格,让我日后经历再艰苦的磨砺时,也能将其内化成生命的驱动力。奔跑,既是实现的过程,又是抵达的过程。
“其实,不管是军人,还是普通人,都在手持接力棒,穿越各自的风风雨雨,朝着同一个目标,不停接力,不断奔跑!”岳父意味深长地说道。或许,这也是他闲时经常给我讲他的老战友们在各行各业奋斗故事的原因。坚持跑下去,一直跑下去,这是他们散作满天星时无需多言的约定。
昨天,刷到那位退役朋友的朋友圈,他报名了今年跑步协会组织的81公里接力跑,并配文道:“跑出强健体魄,跑出不褪色的人生,时刻准备好,时刻准备着!”我不禁给他点了八个大拇指和一个奋斗的表情——用“八一”,致敬这些可爱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