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去哪儿”为何这么难这么贵
——暑期来临,家长们的“暑期焦虑”似乎也开始了。有的发愁“孩子去哪儿”,有的直呼研学太贵,还有的为报名各色培训班四处比价、晕头转向。好端端的暑假,怎么就成了家长荷包出血、孩子咬牙培训的高峰?教育话题本就容易挑动家长敏感神经,在对孩子成绩焦虑、对自己失职恐惧的叠加之下,有多少人能不上头、不迷糊?问题在于,教育从来不只有学科知识的学习,暑假更不应该完全是书本课堂的延伸。与其听信某些营销话术,去某些真假难辨的“名师”处浪费时间精力,倒不如抓住机会亲近大自然、锻炼体魄与意志、学习生活技能等同样重要的“功课”。暑假本身是美好的,家长们何不花些时间,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和需求,为他们“量身定制”一个假期?真正尊重孩子成长规律,仔细甄别市面上的各类产品,悉心为他们安排好暑假生活,孩子们也会收获更充实的成长,拥有更难忘的回忆。北京日报如此评论。
●自导自演的假闹剧该收场了
——一段时间以来,自导自演摆拍造假乱象多发。自导自演造假无非几个套路,或是虚假卖惨哭穷,或是编造家庭矛盾、演绎感情纠纷等。费尽心机编故事,利用了网民情绪,欺骗的是公众感情。一些博主通过“颠覆认知”“制造对立”的内容博取眼球、煽动情绪。部分内容价值观扭曲,甚至挑战公序良俗和法律底线。对自导自演摆拍造假乱象,相关部门近年来持续采取治理行动,不少自媒体受到法律制裁。但仍有人心存侥幸,铤而走险,亟需加强整治、加大震慑。流量经济不能成为造假经济,对无底线博流量的自导自演摆拍造假之风,必须坚决亮剑。新华网如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