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徐颖 通讯员 李茜 鄢静慧
7月6日,小暑,标志着天气日渐炎热。暑者,《说文》曰“热也”,《释名》曰“热如煮物也”,陆游云“坐觉蒸炊釜甑(zèng)中”,韩愈道“如坐深甑遭蒸炊”。据古代历书记载:“斗指辛为小暑,斯时天气已热,尚未达于极点,故名也。”
本期《诗词中的二十四节气》,极目新闻记者专访了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教师甘露博士。甘露在武汉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从事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中西美学比较研究,赏析中国古诗词,她擅长从美学角度和哲学维度解读。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1
咏廿四气诗·小暑六月节
唐·元稹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
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小暑的物候特点是什么?甘露介绍,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唐代诗人元稹在《咏廿四气诗·小暑六月节》中生动地描绘了小暑的特征,其中“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等诗句,展示了小暑三候的特点。民间常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说法。在这热浪纵横的时节,雨水增多,雷暴频发。在古代与小暑有关的诗词中,不少都写到了夏雨。
南馆对雨
明·杨慎
小暑徂炎节,飞雨洒重关。
铜池溢瀑溜,文石流潺湲。
回望岧嶤关,杳在空濛间。
广成云卧静,冲虚风御还。
寂寥杨子阁,校雠应未闲。
甘露解读,《南馆对雨》这首诗描绘了小暑时节急骤的降雨如瀑布般倾泻而下的场景。“飞雨”既缓解了天气的炎热,又消解了诗人心中的重障。而铜池与文石的静态之美和飞瀑与流水的动态之美相结合,构成一幅动静相宜的画面,展现了自然的和谐与生命的灵动。这天降雨水与大地景观互动,人身处其中不禁感慨自然之美以及自然而然之美。
面对酷暑,古人多“逃”,或隐逸山林,或泊舟水畔,或遁入禅寺。诗人回望远处的高山关隘,因雨幕而显得迷蒙不清,就连仙人广成子也顺应天时静卧云端,从而使心灵达到了一种虚空无碍、随风而行的高远境界。此时,诗人虽身陷繁琐的校对工作,心却能保持宁静淡泊。这首诗既展现了杨慎深受六朝诗学影响,对自然景物的精细描绘和情感的含蓄表达,也凸显了古人“因时而动、顺势而为”,尊重自然规律和生命节律的哲学智慧。
诗人关注雨季带来的民生困苦
2
夏日苦雨用东坡黄州寒食韵其二
清·沈德潜
已届小暑节,阴沉犹未已。
江国雨为天,村村云雾里。
柴荒不易得,带湿烧青苇。
吴中礼让俗,年来薄于纸。
水患更迫之,纷争遍闾里。
忧端如野云,随触时峕起。
农谚有云:“种田无定例,全靠看节气”,强调了节气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具有时间规定性,气候天气影响民生。甘露解读,上面这首诗中,清代诗人沈德潜以夏日苦雨为背景,细腻描绘了江南雨季的自然景观和民生困苦。“已届小暑节,阴沉犹未已”,暗示了气候的超乎寻常。而江南水乡雨势之大,仿佛整个世界都笼罩在雨水之下,村庄被云雾环绕,一片朦胧。持续的雨水导致柴火难以干燥,人们被迫使用潮湿的青苇来勉强维持生火做饭。由于自然灾害与生活压力对社会伦理道德的侵蚀,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诗人心中的忧虑也如“野云”一般随时而起,无处不在。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锐观察以及对社会生态影响的深切关怀,形象地描绘了人们面对自然灾难时内心的不安与无助。
甘露介绍,沈德潜的诗学理论着重于“温柔敦厚”的伦理基础,主张诗歌应当展现儒家的教化功能,传达“美善合一”的理想理念。因此,他的诗学观点并不局限于对艺术本身的探讨,而是紧密地与现实世界相联系。尤其是沈德潜的灾害诗,记录自然灾害,关注民生疾苦,反映了社会的问题。
3
人们爱吃荔枝、莲藕等清新食物
小暑之后,炎热的体验感明显,尤其在长江中下游,湿热的极端天气限制了人们的日常活动,没有空调的古人只有“熬暑”。所以辛弃疾也曾感慨在小暑时节“而今何事最相宜?宜醉、宜游、宜睡。”中医也认为,夏季阳气生发在外,体内易受寒凉侵袭,要注重劳逸结合,护住身体阳气,宜静心,保持情绪稳定,心静自然凉。古人在诗词中写了哪些夏季小暑生活呢?
题酉君画荔支图其一
清·查慎行
四月则太早,七月则太迟。
上品贵适中,熟当小暑时。
其株皆合抱,赪实高累累。
色香与味三,妙取带叶枝。
金盘荐华屋,不以远见遗。
向非玉堂仙,谁写冰雪肌。
冰雪故难剖,略烦点胭脂。
如披蔡家谱,而读苏公诗。
甘露解读说,在诗人查慎行生动的描绘中,我们得以领略小暑季节的独特魅力及其对古人生活情趣的影响。诗中提到的“金盘荐华屋”,暗示了在炎热夏日,家庭或朋友相聚,共享美食的场景。“盛夏食饮,最喜清新”。恰巧小暑时节荔枝达到了最佳的成熟状态。此时的荔枝色泽鲜红、果实累累,色香味俱全,尤其是带着叶子枝条的最为美妙。小暑也是吃藕的好时节,清代乔远炳就在《夏日》诗中称赞:“雪藕冰桃情自适,无烦珍重碧筒尝。”
天气越热,荷花开得越是艳丽。隋代杜公瞻有诗云:“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除了荷花,在我国江南地区,栀子花、白兰花与茉莉花通常会在小暑前后进入盛花期,因此也被称为“夏日三白”。甘露介绍,这三种花也是古代夏日的市井爆款,是由人提篮走街串巷贩卖的时令花卉,成为古时市井夏日的一道独特风景线。明人陈继儒在《小窗幽记》中称与众多自然的声音相比,“然销魂之听,当以卖花声为第一”。
▼沈归愚全集,沈德潜《夏日苦雨用东坡黄州寒食韵》,清乾隆教忠堂刻本,武汉图书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