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7日

做有温度的120 让急救患者少些等待

武汉急救探索“新质”模式为生命提速

武汉市急救中心开展“走进120”活动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刘迅 通讯员 徐步安 李爽

“急”在分秒之间,“救”在生死一线。在院前急救环节,武汉市急救中心急患者之所急,不断探索急救新方式、优化急救效能,护航生命安全,打造有暖心温度的120,全力守住人民群众的岁月静好。

急救关口前移

半年视频指导急救204例

“快点击短信链接,我来指导你们急救!”5月15日,武汉市急救中心调度员刘世伟通过视频通话,在线指导患者家属进行心肺复苏,为后续救治争取到了宝贵的救命时间,抢回患者一命。

在武汉,视频指导急救成功的案例还有很多。今年1月27日中午,武昌区一位89岁的老人遭遇食物“卡喉”。千钧一发之际,120调度员祝雅菁通过启动远程视频功能,指导家属利用“海姆立克法”成功自救。这是继1月16日调度员邹婷成功指导家属开展心肺复苏后,当月第二例“视频指导急救”的成功案例。

据了解,2023年底,“武汉市急救中心”微信小程序上线了视频呼救功能,点开短信链接,即可实现呼救者与调度员之间的视频通话,以便调度员可更直观地了解现场情况,从而提供更高质量的远程指导,提升患者救治效率。截至目前,武汉市急救中心已开展视频指导急救204例。

武汉市急救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江旺祥表示,中心聚焦院前急救流程再造,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精准发力,在传统电话指导呼救人开展自救互救的基础上,通过视频提供精准急救指导,破解呼救人“不会救、不敢救”的难题,将急救关口前移,争取急救“黄金4分钟”,为抢救患者生命提供有力保障。

航空“1小时急救圈”铺开

“极速救援”创生命奇迹

5月29日中午,随着一声轰鸣声,医疗救援直升机搭载着ECMO循环支持下的急性心肌梗死术后危重患者,从宜昌飞抵武汉,飞行单程约280公里,历时86分钟完成转院。

江旺祥说,截至今年,武汉类似的航空医疗救援已有229例,转诊最小的患儿出生仅8天,年龄最大的为89岁的老人,最频繁飞行一周七飞、一天两飞,单程最远航程722公里,航线覆盖多个省份,武汉成为东部、中部地区飞行数量最多的城市。救援直升机相当于空中移动ICU,直升机转诊急危重症患者,其中包含11名携带ECMO的患者,转诊成功率100%。

作为高效的救援方式,空中救援已成为现代化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02年1月15日,武汉市急救中心开展首例航空医疗救护,2018年武汉市被列为国家首批航空医疗救援试点城市。

目前,武汉市已建成空地急救站4个,建成8个规范停机坪和一批临时备降点,与全省近20家省部级、市州级大型综合医院达成基地建设合作意向,实现了全省航空医学救护“1小时急救圈”。

“专业的航空医疗救援无疑是快速、有效处理突发状况的最佳途径和手段。”江旺祥说,未来希望让更多的老百姓享受到空中救援带来的“福音”。

抢抓黄金4分钟

武汉AED地图升级上线

当一个人心脏骤停时,决定生死的时间往往是最初的4至6分钟,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就是抓住这黄金4分钟的“救命神器”。

江旺祥介绍,自2021年起,AED在武汉各大公共场所陆续安装到位,覆盖地铁、火车站、学校、商场等人流密集场所。2023年,武汉市政府将“在公共场所配置800台AED”列入20项民生实事清单。截至目前,800台AED均已如期安装使用,武汉市政府累计投放AED总量达到5764台。

但很多市民可能不知道,身边的AED到底在哪儿?其实,武汉市急救中心于2022年在“互联急救”App上线了AED地图,市民可查询点位,并在120调度员的指导下进行互救。为了方便急救场景下快速查询、准确定位,今年4月,AED地图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线。

“市民登录‘武汉急救便民服务’,即可选择‘AED查询’。”江旺祥说,根据使用者的位置信息,系统会自动显示附近的50台AED,并按照距离由近及远排序,选择后可链接电子地图启动导航,指引找到AED。

“尽管很多机器的使用次数不多,但只要能挽回一条生命,都是值得的!”江旺祥表示,该中心正与武汉市红十字会沟通,推进建立院前急救志愿者队伍,将AED和志愿者同时纳入急救系统,期待进一步缩短医疗救治空窗期,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 2024-06-27 做有温度的120 让急救患者少些等待 4 4 楚天都市报 content_278885.html 1 武汉急救探索“新质”模式为生命提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