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7日

夏季疾病防治指南(二)

绘图/刘阳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赵雪纯 通讯员 杨京

夏季酷暑难耐,多种“夏季病”高发,除了常见的中暑,还有哪些容易被热出来的病?6月25日,极目新闻记者采访武汉市第四医院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彭晟和泌尿外科主任医师郑涛。专家表示,夏季酷暑难耐的同时确实是疾病多发的季节,当身体发出小讯号时,大家还是要多多关注。

一老一小警惕高热下的热射病

专家介绍,按照中暑的病程分,有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先兆中暑是一种似中非中的状态,通常表现为头晕、恶心,四肢无力、大汗淋漓、口渴等。

当身体出现轻微症状时,如果想再“忍”一下,那么很可能发展成轻症中暑:头晕等症状加重,面色红润、大量出汗,体温也超过38°。此时,如果还不采取措施,就可能发展成为重症中暑乃至热射病,出现昏迷、肌肉抽搐、血压下降,甚至因为重要脏器衰竭及肌肉分解(横纹肌溶解)导致死亡。

除了大家熟悉的户外工作环境,如建筑工地等,容易发生中暑的场所还包括餐厅或食堂的后厨、一些工厂的加工车间等。值得注意的是“一老一小”,有的老年人因为省电等原因,往往不愿意开空调,而婴幼儿则很难表达自己对温度的感受。

这些群体的体质往往又比较差,大家要尤其关注。另外,很多人都觉得中暑之后要多喝水。实际上,中暑后的补水要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一次性大量饮水会将血液“冲淡”,导致体内电解质紊乱。对于有肾脏基础病的群体来说,需要慎重选择淡盐水或电解质饮品。

警惕热出来的心血管疾病

夏季炎热,市民们往往出汗过多,汗液会带走大量的钾、钠等电解质,可能干扰心脏的“电路”系统,导致心律失常。

同时,血液黏稠度升高、血流速度减慢,容易形成血栓因子。特别是原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患者,可能引起急性心肌缺血,甚至急性心肌梗死。

夏季人们交感神经会变得比较兴奋,心跳速度加快,心肌耗氧量也会增加,可能引起原有的心肌缺血、心力衰竭等加重。

空调的使用导致室内外温差增大,人们在进出时血管收缩舒张调节发生急剧变化,诱发心脏供血供氧平衡失调。另外,高温下饮用冰镇饮品等也会增加心脏负担。

除了日常坚持低盐低脂饮食等健康生活方式,继续严格监测血压等指标外,尤其要注意,部分高血压患者在夏季,特别是白天会出现血压回落的情况。

一方面,在夏季人体出汗会导致血容量下降。同时,类似“热胀冷缩”的原理,人体血管会出现扩张,外周血管阻力下降。但这并不意味着高血压“不治而愈”。事实上,夏季睡眠质量下降会导致夜间血压升高,引起血压大幅度波动,增加发生心肌缺血、脑卒中的风险。

在夏季,高血压患者可通过24小时血压监测,全面掌握血压的变化情况,并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调整用药。

大量出汗后当心肾结石

肾结石形成的主要原因,就是尿液中矿物质在肾脏异常积聚后发生沉淀,比较常见的是含钙结石,比如草酸钙、磷酸钙等等。

结石一旦随着尿液进入肾盂或输尿管,就会使尿液排泄受阻。梗阻部位痉挛,导致腰部剧烈疼痛,往往还伴有恶心、呕吐。这种感受,相信发过肾结石的患者都有很深的印象。

夏天的大量出汗,人体内水分减少会导致尿液浓缩,加快结石结晶析出,增加结石形成的概率。另外,较长的日照时间会促进人体对钙质的吸收。补钙虽然是好事,但也会使食物中的草酸盐与钙质随着血液进入尿液,更容易形成结石。

而在全国范围内,广东、福建等南方地区,肾结石的发生率也明显高于北方城市。

预防肾结石,最有性价比的方式就是多喝水。很多科普都提到,每人每天要保证喝8杯左右的水。准确地说,普通成年人在夏季,最好确保每天有2000-2500毫升左右的饮水。

饮水量的多少,可以按排尿量来判断。考虑到市民们不太可能精确测量尿量,按频率估算,一般2-3小时排尿一次。一天之内6-8次排尿,说明饮水量达标。

一旦出现腰部疼痛、恶心、呕吐等肾绞痛症状,应该及时就医,避免出现肾功能受损、继发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的出现。

--> 2024-06-27 4 4 楚天都市报 content_278882.html 1 夏季疾病防治指南(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