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6日

在武软 遇见“造星星的人”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张屏 通讯员 董明 周思思 王燕

6月20日是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简称“武软”)2024届毕业生离校的日子。

这天,该校信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毕业生吴伯洪,特意去学校数学教研室向恩师们道别。“如果我没在大一上学期参加全校数学竞赛,没经过老师们的数模魔鬼培训,我不会去参加全国大学生数模大赛拿到二等奖,也不会在‘专升本’时选择考应用数学专业,更不会坚持学习,在高数、线代这两门专业课中都考了满分。没有武软提供的平台,数学就只是我的爱好,却不会成为我专业、职业发展的主旋律。”吴伯洪说,他今后还要考研、考博,继续学习数学,研究算法。

发掘、点亮吴伯洪的竞赛和培训,是数学教研室9位老师的“课外作业”——在日常教学工作之外,他们每年11月带完当年的全国数模大赛,就开始新一轮“选苗-培训-带赛”循环。老师们惜才到了这种地步:对没参赛的好苗子,他们去做工作,千方百计鼓励学生来参加培训。

“十几年来,我们都是这样,晚上带选修课,暑假开一个月培训班,全公益,给爱好数学的学生搭建一个平台。”数学教研室主任杨树清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组委会湖北赛区评委,他说,其实很多学生有天赋,只是以前没有得到重视,天赋没有得到引导和开发,“现在,他们来到武软,由我们把他们引进门,告诉他们怎么‘修行’,很多学生‘开窍’了,后来继续深造、得大奖。2016年获特等奖的学生团队,三人中有两个在深圳,一个在成都,都在做数据处理分析。一路升学读研读博的同学也很多。”

这个造出了500多颗“星”的小团队,正是武软这个大“造星场”的缩影——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拓展和开辟各种赛道,对各类学生因材施教,使每个人获得人生出彩的机会。

人才培养围着职业转

因材施教的第一阵地,是第一课堂。在武软,早早就启动了人才培养从“就业面向”到“职业面向”的转变。

一方面,学校立足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湖北省“51020”现代产业集群发展,依托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立足产业办专业,形成紧密对接武汉市“965”现代产业体系,适应“光芯屏端网”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商贸物流、数字创意等产业板块的专业布局。

另一方面,专业壁垒不断被打破,人才培养真正围着职业转。近几年,武软每年40多个专业招生,它们几乎都可被归属于软件技术专业群、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群、电子商务专业群等九大专业群中。而专业群的建设逻辑是,按照“专业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近、职业岗位相关、教学资源共享”的原则,打造体现“底层共享、中层融合、高层拓展”的专业群课程体系。将专业基础能力课程、职业素质教育课程作为群内共享课程,将岗位核心能力课程作为群内各专业的特色课程,拓展课程则跨专业设置。

在武软,人们会看到,归属于信息学院的软件技术、大数据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等3个专业,和归属于计算机学院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等2个专业组成了软件技术专业群;归属于机械工程学院的工业机器人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等3个专业,则和归属于电子工程学院的智能光电技术应用、工业互联网技术等2个专业组成了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群。还能看到更多自发的融合,发生在各专业之间。

武软商学院电子商务专业教研室主任赵苗介绍,近几年专业新增了不少新媒体相关课程,今年又新增了AI数字人课程。“我的学生陈龙在知名的新媒体运营服务商做运营管理工作,刚毕业1年,年薪已超过50万元。今年的人才培养论证会我请他作为优秀毕业生提建议,他说课程设置好重要、好先进,企业所需的重要职业能力都包含了。”她说,这正是“职业面向”使传统的专业边界变得模糊的表现,“像我们现在培养的就是综合型电商技能人才,要能说会道、能谋会断、能写会算,可以做新媒体、网店、实体店,当主播、做大数据分析、写文案、视觉设计……人才出口实际上是泛媒体行业。”

“现在备战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嵌入式系统应用开发赛项的学生团队,由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两名学生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一名学生组成,他们专业扎实,技能互补,能更好地发挥团队协作优势。”武软计算机学院物联网应用技术教研室主任叶飞说,受其启发,分属计算机学院和电子工程学院的两个教研室最近联合举办了专业研讨会,老师们一致认为,各专业既要深研自己的专业,也要学会眺望,学会合作,整合资源,才能做优做强。

“确实,科技创新层出不穷,新兴产业迭代迅速,稳定性的专业供给和动态性的产业需求之间,逐渐产生了不易调和的矛盾。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应有顺应产业转型升级和周期调整的基本能力,但‘旧专业’无法做到与产业发展快速同步,所以我们结合职业分类、职业标准、职业发展需求设置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实践环节等教育教学全过程,人才培养方案甚至每半年更新一次。这样不断生长的‘新专业’,能帮助学生真正获得职业价值感,找到未来发展的方向。”武软校长、楚天学者、博士生导师蒋兴鹏教授说。

以赛造星成全国第二

武软教务处处长李萍介绍,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竞赛评估与管理体系研究专家工作组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中,武软已连续两年在高职赛道(注:2024年,全国1254所高职院校被纳入分析)上排名第二。2023年,该校学生共获得省级以上技能比赛奖项328项,其中国家级奖项105项、一等奖21项,省级奖项223项、一等奖64项。

每一个奖项背后,都至少有一个造星场。

刚获评武软优秀毕业生的机械工程学院机自2102班学生张松,一进大学就加入了“设计者联盟”创新创业团队,三年里,他多次参加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获全国总决赛一等奖,省级及以上大奖共拿了26项。“没有大赛为依托,双创团队走不远。我们精心挑选了与专业前沿相关的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专业竞赛、技能竞赛等,保证每名学生每年度参加3-4项创新创业类竞赛;每个参赛项目实行导师制,对参与老师、学生进行梯队培养。滚动参赛督促师生快速成长。”“设计者联盟”负责人、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教研室主任张蓓说,这样的模式不仅有效,且能被迅速复制,“2022年,我们依托被誉为‘图学界奥林匹克’的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成立了新‘造星场’——精创联盟先锋社。2023年,团队就获全国机械类院校团体奖一等奖,最近,学生王童伟又在省赛中拿到了机械类个人全能奖赛道冠军,与他同台竞技的不乏来自双一流、985、211本科高校的学生。”

武软汽车工程学院应届毕业生龙堃,带领“光谷之翼”车队造出了在第八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巴哈大赛(襄阳站)获电动巴哈操控奖第一名的电动赛车。他自豪地说,车队2015年3月成立,2016年开始造车参加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巴哈大赛,有学校专项预算支持,每届车队的目标都是“造全国一流的车”。来自武软电子工程学院的应届毕业生李旭义,则连续两届获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一等奖,他的起飞,源自大一下学期考入“逐梦者联盟”团队……“技能大赛的目标是引领职业教育整体发展,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的意义非常重大。这个理念,已成为全校师生的共识。”武软副校长王中林教授说。

但在“赛创”上做到全国顶尖还不够。“大赛对标的是行业前沿,如果我们还想更前一步,培养能在行业中起到引领作用的拔尖创新技术技能人才,那就得靠‘科创’。”武软科技处处长叶蓉说。

“科创”,意味着走出去开展技术服务、进行技术开发,以此来培养面向行业产业高端领域,具备复合性、复杂性和迁移性的技术技能,拥有更高专业水平的适应产业升级要求的技能人才。

“去年起,我们对接行业标准,承担了国产工业软件的应用测试项目,目前,已有软件完成测试后被发布。”“精创联盟先锋社”团队负责人杨宋老师介绍。

拥有教育部认定的“校企共建智能化工医药专业群生产性实训基地”“药物增溶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科研平台的武软生命健康学院有8名博士教师,老师带着学生做科研是常态。今年,两个师生团队把科研项目转化为创新创业项目,分获湖北省“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银奖、铜奖。“学生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能提升信息能力、实验能力,未来的职业上限会更高。”武软生命健康学院副院长、魏来博士说。

而随着获湖北省发改委认定的“复杂零部件智能检测与识别”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的落户,武软的“科创”动力更足。例如,该中心面向国内外大学、科研机构及企业技术人员开展课题申报工作,同时面向全校学生招聘科研助理。

“学校的‘赛创’‘科创’平台越来越多,规格越来越高,三年内还将引入百名博士,所有这些,都为师生们提供了更大的发展舞台。我校毕业生六成留汉、近八成留鄂,星光熠熠。未来,这些‘星星’们,将更好地服务我省产业转型升级。”分管就业的副校长罗保山教授说。

--> 2024-06-26 4 4 楚天都市报 content_278529.html 1 在武软 遇见“造星星的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