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0日

芍药帖

□陈白云

书桌上,左边是《春农绝句》,右边是《芍药图》,再看自己种的一盆芍药,已经两年没开花了。这是为什么呢?我在它身上可没少花功夫。

当初,特意到老家选了一窝有碧绿的厚叶子的芍药,再到一家花卉店挑了一款素色瓦花盆,特别装了老家混着青草味的新土,就是希望它能开得纯粹烂漫。如此小心翼翼地伺候,它果然十分争气,次年春天就开了花。虽没有北宋文学家王禹偁的“日烧红艳排千朵,风递清香满四邻”,但绿叶丛中亮出大花朵,形态美,气势盛。

其实,想即时看到花开,闻到香气,直接从花店拎回一盆即可。从某种意义上说,养植物等于养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人似在完成对植物的一个承诺。没有夸夸其谈,没有多余的形式,只有殷切期待和小心翼翼地探索。我以“我”的方式观察它呵护它,它以“它”的方式接纳我感受我,一天天向前推进,一步步揭开谜底。

我时不时跑到那盆植物面前,观察,细嗅,不厌其烦。半夜醒来,似乎能感觉到它在生长,花盆也在震动。经历一个寒冬,次年初夏,它开出像牡丹一样美的花朵,层层叠叠,泛着荣光,如初升之朝阳照亮了我。

绿叶配红花,如人遇见时间。人站在时间的空间里,听花开的声音,满眼的留恋。在我看来,每一朵花都藏着时间的谜语。猜谜的我,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孩童。认识花,就是认识时间。而识人,则是默默地听别人说话。

人似草木,气息相通。我想起祖父,这个会中医的老人对本草深有研究,他身体里的每一个毛孔,都透着朴素而中正的本草之气。他教会我听声音的绝技,即懂得沉默,这是他无数次听药草所得。

第一年,芍药花让我颇为惊喜。第二年,整个植株越来越强健茂盛,花,却不见了。我觉得奇怪,寻思着怎么就不再开花了呢?

拍照发微信朋友圈,友人告诉我,你这个芍药品种,对春化要求更高。原来,有些花卉需要低温休眠,才能促进花芽形成和花器发育,这一过程叫春化阶段。也就是说,某些花卉只有经历一段低温的诱导和蓄势,才能由“春化作用”到“开花效应”。比如牡丹要在5摄氏度以下的环境中待上50天,才会开出“第一香”的花朵。所以有些地方,花农会把它们放进冷库里待一段时间。

从此,我记住了“春化”这个词。那取名的人,一定是养花的民间诗人。其实,冬天藏在冻土里的秘密,早已在上一个温暖的季节里揭示。

经朋友这一提醒,我才知道那一年冬天格外冷,冻雨频发,大雪封路,芍药初来就遇到难得的寒冬,才孕育出如此绚烂的花朵。

朋友问我为什么选这个品种?我这个养花门外汉怎么知道它是这样的秉性呢?在我以往的经历中,大多植物给点阳光就灿烂,浇点自来水就绽放,甚至一个月不管不问,都能一帆风顺地开花结果。

我想,但凡让人省心的植物,都属于此类。与之相反的,就是芍药类。这难道是芍药给我的启示——人,应该学会等待,善于在“寒冷”中沉淀自己。

那晚,我坐于芍药旁许久,那时间的长度,刚好修补了我思念祖父的裂缝。正因为此,开启了我对这味古老中药更远更广的探索之旅。

《神农本草经》将芍药列于“中品”,谓“芍药味苦、平,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痕,止痛”。其他医籍用芍药者,首推《伤寒杂病论》,原文提到芍药四十七次,于四十首左右处方中用芍药。

历代对芍药之探讨甚多:有谓其酸苦微寒,破阴散结;有谓治下利,能从里和;有谓治汗后反恶寒者,敛外散之气;有谓其血中之气药,为破而不泄;有谓其是补剂,等等。可见芍药功用甚广,用得恰当,药到病除。

其实,芍药是万能配药,表方用之,里方用之,寒方用之,热方用之,补方用之,泻方用之,和方用之,清方用之。几无方不用之。总之,取之有道,用之有道。

--> 2024-06-20 4 4 楚天都市报 content_277890.html 1 芍药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