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0日

富水河畔 采莲船

□孔帆升

鄂南通山县通羊镇衢潭村港背方,坐落于富水河上游,四面丘陵,低洼处土地肥沃。如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二首》所形容的:“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老人徐桔芝的家,就立在田地中。这是一栋面积两百平方米的楼房,房前禾场下就是绿油油的稻田,再远点是河流,房右面是玉米、红薯、菜园地,绿色铺满篱笆。左边是棵大树,板车、风车在树下或檐下,狗拴在树下,鸡活动场地也在树下。房子后面是个水泥禾场,场边有她的猪圈与茅房。平素日,徐桔芝打开眼就是庄稼与牲畜,进退庭院间都是息息相关的农田和农事。

壬寅年小暑时节的下午,我和朋友在当地人带领下,怀着好奇心到衢潭感受非遗传承节目。主人倒茶让座,切西瓜,招呼着表演非遗节目“通山山鼓”给客人看。不一会,天下起毛毛雨,慢慢大了密了,客人不得不挪到檐下躲雨,表演的老汉老太婆却满不在乎下雨,仍在雨地里且歌且鼓。

是薅草鼓与挖山鼓,从鼓点的缓急、鼓手和耕者对歌之中,我隐约分得个子丑寅卯。鼓点骤急,劳动者也被调动热情,使出了浑身的力,意想中那山坡的地很快就要挖完了。这样的场面,我小时候经历过,这叫一鼓催三工。

歌罢,有人介绍徐桔芝是非遗传承人。77岁的徐桔芝上身穿着蓝底,缀有红、黄、素色花的薄衬衫,下着黑色长裤,鞋是平底蓝胶布的。头发浓密,花白,人清清瘦瘦,很精神,腿脚灵便。她说自己60来岁开始学采莲船,话毕,指了指堂屋墙上高高挂着的匾,那是2011年通山县政府发的“非遗传承人”牌匾。

徐桔芝娘家就是富水河石印那里的。河边的人划船在河上得心应手,采莲船学起来那还不小菜一碟?水乡姑娘嫁过来,“划船”功夫那就不用说了,这一划就划了近二十年,全镇全县各处去表演。

日常呢?“干农活,做家务,服侍一群猪,哈哈。”她说,养了母猪卖猪崽,也把猪崽养成肉猪,猪肉比市场的价格一斤贵五六元,都抢着买。若是山鼓队约表演,那就换上干净的红衣服,着洁白的胶鞋,才不是这个破样子呢!我要给她拍照,她说没换身新衣呢,我说不用,这样很美。她抻了抻衣服,用手理了理头发,然后淡定地站在门口,任客人拍。我要以高高的柴垛为背景,她很配合地移了移步,就这样,原汁原味地拍了张她手捧证书的照片。

吃饭之前,参观了她的厨房,热腾腾的大锅大灶,满满一桌菜备妥。吃饭时,她劝酒劝菜,说如果活得到80岁就好了。人家都说:“你活一百岁没问题,我们打赌。”

徐桔芝81岁的老伴方老腰伸不直,走路不稳了,慢慢坐下来,开酒倒酒,一脸的慈善。他不怎么说话,望着人,举着杯,执着地要敬人酒。这夫妇两人一个内向,一个外向,互补到白头,也算天配了。

徐桔芝说,膝下有三儿三女,孙辈一大群。她女儿当了老板,公司有几百人。

又夸起猪。啧啧。那猪确实肥壮,吃得好,都是吃的五谷杂粮呀,还有时令蔬菜,我们城里人都难得吃上这么好的绿色食品。猪吃了睡睡了吃,如何不长膘?我看到两头肉猪卧在槽里,都把那小小的猪栏塞满了。一位老人说,她何止这几头猪,另外还有个猪圈呢。我说,下回那几头大肥猪杀了,那我要来买土猪肉的。徐桔芝满口答应:“一定再来呀!”

--> 2024-06-20 4 4 楚天都市报 content_277888.html 1 富水河畔 采莲船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