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周丹
这两天,17岁中专女生姜萍爆冷杀入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的消息,持续霸榜热搜。网友们在关注姜萍的同时,也对这项竞赛本身产生了兴趣。这是一场怎样的竞赛?赛题难度如何?今年有何亮点?为何能引起如此大的关注?极目新闻记者进行了了解。
决赛将于22日举行
6月13日,2024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公布决赛名单,江苏17岁的中专生姜萍以第十二名的成绩晋级。进入决赛的前20名选手中,除了姜萍,其他人均来自北大、清华、剑桥等知名高校。
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以下简称“阿赛”)是全球最大在线数学赛事,自2018年以来,今年已是第六届。“阿赛”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阿里巴巴公益、阿里达摩院发起,在数学界首开先河,不设报名门槛、全程在线比赛,最大限度为世界各地的数学爱好者创造了参与空间。迄今为止,最年长的参赛者超过80岁,最小的仅8岁。初赛注重享受数学之美,决赛则强调学术研究的前沿。截至2024年,累计参赛者超过25万人次。
今年的“阿赛”决赛将于6月22日0:00至24:00举行,选手可在周期内选择任意连续的8小时作答。15日, 极目新闻记者在“阿赛”官网看到,今年决赛共分5个赛道,分别为: 代数与数论、几何与拓扑、分析与方程、组合与概率、应用与计算数学。选手需要选择一个赛道才可以进入答题界面,每个赛道共6道题,将根据选手得分进行评奖。
获奖者最终将分享400多万元奖金。其中金奖5名,每人奖金30000美元;银奖10名,每人奖金15000美元;铜奖20名,每人奖金8000美元。还设有优秀奖50名,每人奖金2000美元。
知情人士透露,获奖者除了获得现金奖励外,还可能得到与阿里巴巴达摩院或其他相关组织合作的机会,以及参加后续的培训和交流活动。
今年首次向AI开放
今年,“阿赛”首次向人工智能(AI)大模型开放,吸引了全球563支队伍踊跃报名,主要来自全球知名高校院所与企业,包括北大、清华、牛津、中国科学院、AWS、字节跳动等,大多具有AI专业背景,也有部分来自数学、物理等专业。统计显示,参赛队伍中,00后占比超50%,年轻一代正在成为AI生力军,用多种形式热情探索AI的数学上限。
然而,尽管参赛AI队伍的平均分已达到人类选手平均水平,但离数学高手仍有较大差距。AI最高分仅为34分,无缘决赛。6月13日,“阿赛”公布决赛名单,801人成功晋级,AI队伍未能达到决赛入围分数线,无缘最终角逐。
为何AI成绩不佳?记者了解到,问题核心还是由于基础模型的数学能力有限。虽然在面对解答题和证明题时,AI可以通过知识检索等方式拿到基础分,但一旦涉及后续的深入分析,AI就开始出现“知识幻觉”。尤其在面临选择题时,多数AI出现了“蒙题”现象。
据介绍,本次AI挑战赛前3名将分别获得奖金10000美元、5000美元、2000美元。
历届选手卧虎藏龙
记者梳理发现,过往“阿赛”中,有不少数学“大神”参赛,如北大“韦神”韦东奕就获得了首届金奖。
今年姜萍闯入决赛引发热议,其实去年的“阿赛”,一名快递小哥就曾引发网友关注。2023年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公布决赛名单中,全球5万多名报名者仅有685人入围决赛,占比1.3%。其中,就有专科学历的天津快递小哥孙金元。
此外,不少武汉伢也报名参加了角逐,其中一些学子曾取得不错的成绩。例如2022“阿赛”,4座金杯得主中,北京大学的陈泽坤、布朗大学的饶正昊同是1996年出生,均为武汉人。
陈泽坤,2015年考入北大数学科学学院,研究生直博保送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曾参加《最强大脑》,被称作“数学怪才”,研究领域为数论。 饶正昊,2015年考入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019年被美国布朗大学录取,攻读基础数学博士学位,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双曲几何和双曲三维流形。
谈及“阿赛”的意义,中国数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田刚表示:“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是中国企业独立举办的第一个数学大赛,对于激发大众的数学热情、推动数学教育和中国数学的发展会有重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