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胡长幸 通讯员 曾宪雯
哨兵机器人,步兵机器人,工程机器人,空中机器人……5月22日上午,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旗下赛事、RoboMaster2024机甲大师超级对抗赛区域赛(中部赛区)(以下简称:机甲大师赛或大赛)在武汉东湖高新区开赛。湖北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馆成为一个大学生选手聚集的机器人赛场,现实版“机甲大战”在这里上演。
在为期4天的比赛中,来自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工程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35所全国高校的32支战队,逾1000名科技英才汇聚于此,操控自主研发的机器人,在赛场上围绕规定科目,展开一场科技、智力、体能、团队的对决,角逐8个直通全国决赛的名额。
像打电竞一样的“机甲大战”
当日上午9时许,在巨大的直播屏幕前,作为最先开始的两场比赛,南方科技大学和燕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青岛大学两组队伍的机器人,先后在赛场上展开了较量。
极目新闻记者在现场观察到,比赛场地宛如一个大“棋盘”,左右两边几乎对称式布置了营地、道路、坡地、护墙等道具,场景设计具有电竞游戏的风格。数块电子显示屏实时向观众传播比赛画面。
现实版游戏“机甲大战”正式开始后,比赛队伍分红蓝两队,每局7分钟,利用英雄机器人、哨兵机器人、步兵机器人、工程机器人、空中机器人、飞镖、雷达进行多任务、高难度的机甲攻防对战。比赛中,所有参赛队员都需独立设计、制造多个机器人,并令其在复杂的赛场环境中,通过精准操控机器人发射弹丸攻击对手,消耗对方的“血量”,争夺胜利。
比赛场地中,具有不同功能的机器人各司其职,在模拟的攻防战场上你来我往;旁边操作区内,两队的参赛选手操控着设备,耳听八方、眼观六路,丝毫不敢有一点懈怠,以确保比赛的顺利进行。
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组委、机甲大师赛品牌负责人黄欣表示,作为全球首个射击对抗类的机器人比赛,它将电竞的呈现方式与机器人竞技相结合,为观众带来了新鲜的视觉冲击。
这家战队提前1年备赛
华中科技大学的“狼牙”队,在当天上午举办的A组第一轮比赛中,战胜了对方高校。
“我们的工程机器人表现亮眼。”华中科技大学战队队长田炜程透露,他们研发的工程机器人,使用了6节机械臂的视觉控制算法,在前期做的多轮测试中验证了稳定性,所以在当天比赛中“兑换矿石”环节,表现出更好的抬升和前移等运动能力,是团队的利器之一。他们的目标,是争取进入全国赛,获得更好的成绩。
据介绍,像一台工程机器人这样的比赛设备,零件数量有数千个,参赛大学生需要根据比赛要求,提前1年左右进行设计、制作、调试。一个参赛团队规模往往有几十人,学校支持、团队钻研,融合运用机器视觉、嵌入式系统设计、机械控制、自主导航、人机交互等机器人多学科技术,让机器人动起来,甚至有部分自主决策能力。
当天上午备赛的武汉工程大学“Nautilus”战队自2019年开始参加大赛,去年进入决赛,获得全国前32强的成绩。队长刘嘉诚介绍,比赛考验的是将几十个学科知识实际应用于机器人竞技的学习、思考和动手能力,他们团队积极性很高,备赛阶段,每个月都和同城参赛高校“约战”,往届队员中有不少人由此入职知名科技企业,或者顺利保研。
向社会输出5万名青年工程师
据悉,机甲大师赛是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旗下赛事之一,始于2013年。对抗赛是专为全球科技爱好者打造的机器人竞技与学术交流平台,旨在培育新时代复合型科研人才及新一代青年工程师。目前,大赛已成为400余所高等院校的竞技舞台,向社会输送了5万名青年工程师,并与数百所高校开展了产学研合作。
今年,总赛事吸引了超过300所院校、近万名青年学子报名参与,在苏州、武汉、长沙分别举办的东部、中部、南部三个赛区的赛事中共计有100多支高校战队,5000多名青年工程师,800多台自主研发机器人闪耀赛场。中部赛区的比赛将于5月25日结束,将有8个直通名额进入计划于8月份在深圳举办的全国赛决赛。
中部赛区大赛由武汉东湖高新区、中国科技发展基金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指导,东湖高新区科创局、湖北科投集团、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组委会联合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