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4日

武汉医生高铁上紧急救治心梗乘客

“医疗天团”远程支援 无缝对接患者转危为安

急诊科紧急会诊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供图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晏雯 通讯员 宁亚飞

“救人的时候,觉得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身后还有着强大的后援团。”5月11日下午,在G2296次高铁上,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泌尿外三科主任余伟民教授果断出手,救助了一名突发心梗的47岁男子。

现场帮助患者稳定病情后,他随即远程连线同院的急诊科、胸痛科,院内院外无缝对接极限施救,仅用2个多小时就高效地完成了高铁救助、救护车转运、急诊科会诊、心脏介入手术等过程。医务人员及时见义勇为和强大的急危重症救治能力,让该男子转危为安。

紧急呼叫

高铁乘客突发心梗

5月11日下午,G2296次高铁正平稳地行驶在铁轨上,车厢内一片安静祥和。15时30分左右,这份宁静被一阵急促的广播声打破:“呼叫医务人员,5号车厢有乘客突发疾病,急需救治……”

听到广播后,刚结束学术会议、正在返回武汉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三科主任余伟民教授猛地站起。他迅速穿过车厢,奔向事发地点。

当余伟民赶到5号车厢时,他看到一名40多岁的男性乘客正痛苦地捂着胸口,脸色苍白,豆大的汗珠从额头上滚落。列车长和乘务员正在旁边焦急地安抚着患者。余伟民立即上前询问情况,得知患者有高血压病史,且近期胸口间断疼痛已持续半月有余,曾在当地医院就诊,做过心电图、肺部CT、胃镜等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当天坐上高铁后,身体不适感加重,胸口疼痛突然加剧。

了解情况后,余伟民教授迅速为患者进行初步检查。他测得患者的血压为150/100mmHg,心率为105bpm。通过听诊器听诊后,余伟民初步判断患者可能是心绞痛引发的不适。他深知,心绞痛可能引发心梗,这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

远程连线

专家团队无缝对接

面对这一紧急情况,余伟民立即远程连线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在副主任医师李文的远程指导下,他在高铁急救箱中找到速效救心丸让患者含服,以缓解症状。同时,他不断安抚患者的紧张情绪,让他保持平静和放松。

5分钟后,虽然患者的症状有所缓解,但胸口的疼痛感仍未完全消除。考虑到病情危急和患者还将继续乘坐高铁前往郑州的情况,余伟民耐心地劝说患者就近下车,在武汉尽快接受治疗。在征得患者和家属同意后,余伟民立即与医院沟通,为患者开通胸痛治疗“绿色通道”。

此时,医院方面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救护车已在武汉站等候,准备随时接应患者。同时,急诊科、胸痛科等多学科专家团队也已做好会诊和手术的准备。

生死时速

多学科团队协作救治

16时39分,高铁抵达武汉站后,该男子被迅速转移至救护车。在送往医院的途中,医护人员采取了紧急抢救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吸氧、心电监护和开通静脉通道等,为患者的生命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20分钟后,救护车到达医院,患者被直接送到急诊科。早已等候在此的急诊科、胸痛科等多学科专家团队立即进行会诊和手术。经过一系列紧张而有序的检查和诊断,专家们确认患者为前壁心梗,随时都有生命危险,需要立即进行心脏介入治疗。

时间就是生命!该男子只身来汉,余伟民只能通过电话与他的家属沟通。电话那头的家属万分信赖,“请医生尽快开展抢救,我们全力配合。”

胸痛科副主任徐昌武副教授带领团队迅速进入手术室,进行紧急介入手术。在医护人员的紧密配合下,仅用20分钟就成功为患者置入两枚心脏支架,开通了已经闭塞的血管。随着手术的成功完成,患者的生命体征逐渐平稳下来。

当晚20时左右,患者家属从河南赶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时,看到转危为安的男子,激动得热泪盈眶。他们紧紧握住医护人员的手连声感谢:“非常感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专家们!你们不仅救了患者的命,还给了我们全家希望!”

--> 2024-05-14 “医疗天团”远程支援 无缝对接患者转危为安 4 4 楚天都市报 content_273438.html 1 武汉医生高铁上紧急救治心梗乘客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