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王永胜 实习生 张优
左脚站定,手握铁锹弯腰向前,铁锹深深插入一堆鸡粪中,一会儿的工夫,一个编织袋就装满上百斤鸡粪,扎紧袋口后往肩上一扛,一路小跑送往田间……
在武汉市江夏区五里界街道群益村一处共享农场,要不是亲眼所见,极目新闻记者很难相信,一个本该拿画笔的小伙子,竟能如此利索地干着这么重的农活。
今年25岁的谭广渊,来自广西贵港市港南区农村,2022年毕业于武汉工程科技学院美术专业。毕业当年的11月,一次偶然的机会,谭广渊与回乡创业的李游一拍即合:合伙经营共享农场,直播助农。
白白的皮肤,披肩的长发,原本拿画笔的手提着几十斤的农家肥在田间走,整个身体左摇右晃,难闻的肥料让他忍不住弯腰干呕。虽来自农村,但平时大多时间和精力都用在求学上,刚参加农场劳作,谭广渊难以适应。
既然选择了,就没有回头路,他决定坚持到底。春种秋收,修理农机,杀猪宰羊,洗碗做饭……一年下来,谭广渊几乎学会了所有的农活。
每天1块钱,就能在共享农场拥有一片30平方米的小菜地。从第一则消息发布后的半年时间里,就有70多个家庭入驻共享农场。
“等时机成熟了,就在有影响力的平台开通账号,直播带货,帮乡亲们的农产品卖个好价钱。”谭广渊有个习惯,无论是干农活,还是村中风土人情,他都会习惯性拍摄下来。
雨天或夜晚,农场不忙的时候,谭广渊也会拿起画笔,到附近的景区或村落画墙绘等挣点“外快”。
时而拿画笔,时而握农具,原本白皙的双手,如今不仅黝黑且布满了老茧。
“这是我田园逐梦路上的勋章!”谭广渊摊开布满老茧的双手,向记者笑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