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明华
父亲在两年前病逝了,是在阴雨霏霏的冬天。老人家去世的第二天,家人还沉浸在悲痛之中,门前大路上又发生一起严重的车祸,来参加葬礼的一个远房侄子因此而去世。安葬完老人,没有怎么收拾家室,我们一家老小一起离开了那个伤心的老家,父亲的一些遗物也没有去清理。
今年清明祭祖的时候,我回到老家打开久封的大门,室内墙角及窗台蜘蛛网遍挂,墙体有些剥落,餐桌椅子上蒙上一层厚厚的灰尘,楼上父亲的房间还是他过世时的老样子,丝毫没变。父亲房间除了床、书桌、凳子、衣柜外,还留有两个纸箱子,一个箱子里面是一些小物件以及一些书籍,烟斗、手表、茶叶盒及一些工具,里面小型收音机就有几个,都是我给他老人家买的。另外一个箱子全是帽子,有纯线的、布的、皮革的很多种。看到这些帽子我像回到小时候,脑海立即会浮现父亲戴帽子的那些样子。
记得小时候家乡绝大部分上了年纪的男人都剃成了光头,父亲也不例外。光头打理方便,理发时刮几刀就可以解决,不需要刻意修剪。光头夏天凉快,干农活出汗一条毛巾就能解决问题,浸湿汗水的毛巾在河水里洗一洗又可以继续擦汗。除了夏天,父亲总爱戴着帽子,在寒冷的冬天会戴上厚厚的帽子。箱子里冬天的帽子最多,毛线织成的帽子就有两顶,这种帽子可以将整个头部罩住,仅仅在眼睛部位留出两个孔,戴在头上不影响做事,天寒地冻的时候特别适用。记得有一年冬天,父亲半夜去深山老林砍了一担柴送去公社食堂,上午回来就是戴着它,那次我的印象特别深刻。
箱子里还有一顶灯芯绒帽子,两侧还有两个耳帽,平时是竖起来的,寒冷时放下来,把耳朵盖起来,这是我出嫁的二姐购买的,算是比较高级的帽子。
印象最深的是那顶深绿色军帽,它应该是我曾经戴过的,也是专属于那个时代的记忆。它是在外工作的二舅舅送给我的,戴上它,就感觉荣耀加身。
看到父亲留下的这些遗物,我们就会无比地想念父亲。父亲虽然离去,但他老人家留给了我们宝贵的遗产。他勤劳、善良、忠厚、本分的形象,会一直留在我们心中,也将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继续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