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4日

春去夏来,绿肥红瘦

路成文教授

韦苏州集 清胡丹凤退补斋影宋嘉佑刻本 武汉图书馆藏

逸周书 清乾隆五十一年卢氏抱经堂刻本 武汉图书馆藏

陆放翁全集 明毛氏汲古阁刻本 武汉图书馆藏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徐颖 通讯员 左盈 李茜 鄢静慧

5月5日,立夏。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又称为首夏、孟夏。立夏有什么风俗?古人在诗词中是怎样写立夏的?立夏诗词多表达什么样的情感?近日,《诗词中的二十四节气》专栏邀请到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路成文教授,为读者解读立夏。

立夏的物候特征,草木日益繁茂

路成文教授介绍,立夏的到来,标志着“春去夏来”“绿肥红瘦”。立夏时节,作物加速生长,草木日益繁茂。各种动物也进入孵化、哺乳、生长活跃时期。《礼记·月令》有云,“孟夏之月……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屈原《怀沙》有云,“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陶渊明《读山海经》有云“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都是描写立夏时节草木繁茂的景象。

《咏二十四节气》之《立夏》

【唐】元稹

欲知春与夏,仲吕启朱明。

蚯蚓谁教出,王菰自合生。

帘蚕呈茧样,林鸟哺雏声。

渐觉云峰好,徐徐带雨行。

这首诗将季节物候之变化,生物气象之特征,娓娓道出。此后,历代续有歌咏,其中清代雍正、乾隆二帝的立夏诗,思致与元稹《立夏》诗大体相似,都不过是泛咏节气物候。

古人立夏诗,多谈到对春光流逝的不舍

路成文教授谈到,相较于元稹的《咏二十四节气》之《立夏》,贾岛的《三月晦日赠刘评事》中写到的春夏之交的情形,在情感上推进了一个层次。贾岛之后,诗人们在春夏之交,常发出对于春之眷念和对于春光流逝的感慨与焦虑。

《三月晦日赠刘评事》

【唐】贾岛

三月正当三十日,

风光别我苦吟身。

共君今夜不须睡,

未到晓钟犹是春。

路成文教授介绍,这首诗的意思是说,现在到了三月三十日,也就是春天的最后一天。过了这一天,就要和春光告别了。但春天是无限美好的,所以今夜宁可熬个通宵,也不肯就此与春天作别。因为只要拂晓的钟声尚未敲响,那就仍然是春天。这首诗虽然未必就是写于立夏这一天,但却道出千百年来人们对于春天的留恋,流露出春光消逝的焦虑。这首诗的末句“未到晓钟犹是春”及其所蕴涵的情愫,成为后来立夏诗词的最常见主题。

比如宋代司马光《四月十三日立夏,呈安之》云:“留春春不住,昨夜的然归。”郭祥正《立夏日示陈安国宣义》云:“昨日春归尽,轻衣畏暑侵。”白玉蟾《见莺》云:“又是残春将立夏,如何到处不啼莺。”元末明初贝琼《立夏日》云:“三月忽惊春似客。”明陈伯康《立夏喜晴》云:“剩雨残春送五更,晴光入夏似相迎。”这些作品所表达的都是立夏时节留春不住的感慨和春光消逝的感慨与焦虑。

春光流逝之时,寂寞旅人的感触更深

路成文教授说,梳理“立夏”诗会发现,处在特定情境中的诗人,往往会把个性化的情思与立夏节气联系起来进行吟咏。如——

《立夏日忆京师诸弟》

【唐】韦应物

改序念芳辰,烦襟倦日永。

夏木已成阴,公门昼恒静。

长风始飘阁,叠云才吐岭。

坐想离居人,还当惜徂景。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立夏到来季节转换,诗人怀念美好的春天,夏天白天日子太长了心生烦闷。这时树木已经成荫了,衙门白天里都一派宁静。大风已经吹进楼阁,层叠的云朵才露出山岭。坐在这里思念昔日相伴如今远在京城的各位弟弟,感叹珍惜流逝的光景。

类似的情愫在宋元明清立夏诗中多有表现,如明谢榛《雨后立夏》,将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焦虑和对漂泊羁旅的感慨等融于一诗。

《雨后立夏》

【明】谢榛

园中绿已暗,寂寞问花神。

兴托清樽酒,愁欺白发人。

山城初雨过,天地尚余春。

又与东风别,堪嗟羁旅人。

这首诗的大意是,立夏到来,园子里的绿色渐渐变深。眼看春又归去,此时诗人孑然一身,花神在夏天也寂寞,不禁要问问花神,春天去哪里了。所有的情感全都寄托在几樽清酒之中,白发人的愁更甚了。一场雨过去,天地之间还残留有一丝春天的气息。即将辞别春风,诗人感叹四处漂泊的羁愁。

古代立夏有食樱桃、竹笋的习俗

《立夏》

【宋】陆游

赤帜插城扉,东君整驾归。

泥新巢燕闹,花尽蜜蜂稀。

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

日斜汤沐罢,熟练试单衣。

路成文教授介绍,在写立夏的古诗词中,诗人们还用诗歌记录、描写富有地域特色的立夏节俗。从朝廷层面来看,自汉代起,就有立夏迎气之礼。从个人层面来看,立夏之日,天气渐趋温热,宋代李光的《立夏日纳凉》诗记录了立夏纳凉之俗;陆游的《立夏》诗有“日斜汤沐罢,熟练试单衣”之句,立夏日洗个澡,换上夏装。从地域文化层面来看,明清以后,绍兴一带形成了一些比较特殊的立夏节日习俗,是日以淡笋纳柴火中烧熟,去壳食尽一株,名曰“健脚笋”。

此外,立夏日还有赏荼蘼、紫藤或牡丹、芍药,行“送春之会”“樱笋之会”等习俗。立夏到来,正是吃竹笋、樱桃的时节。

《次春尽日过报慈桥漫兴》

【清】方仁渊

篮舆一路嫩阴凉,

报慈桥头春日长。

鸟声四面树齐碧,

花影满溪麦欲黄。

田父已添秧水阔,

儿童争拔茅针香。

明朝立夏须记得,

鲥鱼樱笋下酒娘。

这首诗描写了立夏前一日的节物风光及田父之劳作、儿童之欢娱,最后两句特别指出立夏节当以鲥鱼、樱桃、竹笋下酒。这也是江南立夏典型节俗的生动写照。

--> 2024-05-04 4 4 楚天都市报 content_272537.html 1 春去夏来,绿肥红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