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生
一家三代人齐聚,庆祝小孙女的生日。
儿子媳妇就近选了一家火锅连锁店,普通包房,有点挤,但自家人挤在一起亲热。十多只气球黏在粉白色的墙壁上,拼出一个硕大的心状图案,喜庆而又温馨。酒店还为小朋友赠送生日礼物,小朋友双手接过礼物,颔首鞠躬,连声说“谢谢”,似乎瞬间长成谦谦君子,彬彬有礼。
小朋友开心了,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更高兴。
这餐饭,吃得少,喝得多。大家被心底的欢乐占住了嘴巴,频频举杯,祝小寿星生日快乐。小孙女不用爸妈提示,逐一回敬,还用小学一年级的语言祝爷爷奶奶身体健康。满桌酒席就一个中心,无论谁敬酒,大家都捧场,不仅有笑声,还有掌声。最有意思的是小孙女好为人师,纠正我们的普通话发音,动辄讲她们的刘老师是怎么读,爷爷奶奶自然是成绩最差的学生,被纠正的次数最多。
切蛋糕,是生日晚宴的重头戏。
包房的灯光突然熄灭,包房门徐徐敞开,“生日歌”的音乐和大堂里明亮的灯光一齐挤进门缝,同时进门的还有一个女子推车。推车上“生日快乐”的灯珠字牌来回闪烁,朦胧之中,大家和着音乐,拍起双手,齐唱“祝你生日快乐”。歌罢,小寿星虔诚许愿,吹灭蜡烛,灯光重新亮起,每个人分得了一小块由小寿星切开的蛋糕。
好戏连场,“长寿面”又来了。服务员一声吆喝,红衣小伙子用夸张的动作开始拉面片。就在餐桌边狭窄的通道里,小伙子双脚辗转,鹞子翻身;双背前后舞动,面条在空中翻飞,画出一道道柔和的线条与舒缓的旋律。那画面,艳惊四座,叹为观止。两个小朋友哈哈大笑,眼睛都不眨。面片愈来愈长,愈拉愈薄,直至下火锅煮熟,也没有断开。这可能是生意人的独门绝活。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那年,从武汉飞拉萨,经停成都。借转机候机之间隙,我们一群人有意体会一把四川的慢生活,落座成都某茶馆。一声“上茶”的长调,出来一个身着古朴对襟上衣的现代后生。我留意了他随身携带的那把白铁皮茶壶,壶身葫芦般大小,样子很寻常。唯一特别的是壶嘴巴足有半米长,壶在小伙背后的腰带下,壶嘴巴却冒出肩膀,与耳朵齐平。这长的壶嘴怎么酌茶?来不及细想,小伙子左手抱右拳,双腿“啪”地一个弓步,开始了他的工作。只见他像个武士,以茶壶为佩剑,腾挪翻身,壶嘴一会儿在左,一会儿在右;一会双手后背,对着客人九十度鞠躬,壶水冲冠而出;一会又壶抱于前,身子后仰,单腿独立,画出一条横空的扁担,茶水在眉眼间流淌。无论哪种姿势,壶中的茶水都稳稳地射于杯中,无一滴溢漫。小伙子的硬功夫赢得满堂阵阵喝彩……
查了一下,四川的长嘴壶工夫茶艺源于唐宋时期的川东一带,如今已经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古人如此聪慧,寓高超的艺术于吃饭喝茶这般普通的人间烟火之中,平平淡淡地活出一个惊喜。可以想象,那家茶馆的生意一定盛于其他茶馆。
眼前的火锅餐厅也一样,哪一样安排都可谓苦心孤诣。直到那龙飞凤舞的拉面表演结束,仍觉得意犹未尽。
是的啊,文化不塞肚子,也不解口渴,但是,一段融入人间烟火,平淡之处有欢喜,便一样的有滋有味。留给食客的记忆,甚至不逊于饕餮大餐的美味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