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三年多的学习压力非常大,我时常在深夜想起在武汉市第十五中学读书的日子。在十五中形成的良好学习习惯让我很快适应了大学的学习节奏,并在最后一年顺利保研。”刚进校时决定成为美术生,不承想美术联考的发挥失误,反而促使她在文化学习上努力冲刺。李秋彤作为该校2020届毕业生,如今就读于华科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设计学系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作为有着139年办学历史的湖北省示范高中,如果说古老的“约之以礼,博之以文”是十五中的前世家训,那么“让每名学生健康成长,让每个家庭充满希望” 便是学校现在的追求。学校秉承了这所百年老校重素质的文脉和理念,坚持走内涵发展与特色发展相结合的道路,迄今从十五中既走出了陈立、涂长望、陈春英等7位中科院院士,又走出了赵连芳等学界泰斗、工商翘楚、政界精英,还培育出一大批以时代先锋为代表的杰出校友,为科技进步、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大文大理稳居同类前列
新高考改革以来,学校每年纯文理特殊本科过线均稳定在140人左右。近两年,学校有近100人被985、211高校录取。2022年高考,左雪阳、潘晨昊以630多分的成绩,被北京师范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录取;有4名同学同时被厦门大学录取,这一年学校有两名学生通过海军招飞,有20余名学生被武汉理工大学录取。2023年高考,学校一本升学率近50%,本科升学率近90%。新高考以来,学校连续三年荣获“武昌区高考质量立功单位”称号,稳居同类学校前列。
八成特长生走进重点高校
“刚进校时,我就决定成为美术生,美术班课程安排非常适合,让学生的专业和文化学习两手抓,都不耽误。美术老师对学生要求严格,文化课老师因材施教。跟着老师的教学安排,三年里我的学习稳步前进。”李秋彤表示,“虽然美术联考发挥失误,但是班集体良好的学习氛围,互相之间鼓励打气。在各科老师的悉心指导下,高三的冲刺复习如常进行,最终大家都收获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学校的艺术教育工作在武汉市武昌区一直处于前列,是武汉市艺术特色学校,也是武汉音乐学院民乐系教学实践基地。每年毕业的学生中美术、音乐、综艺、体育等方面特长生达150人左右。其中,本科过线率接近100%,重点本科录取率高达85%。学校为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著名重点高校输送了大批艺术人才。
高级教师占比过半
学校现有教职工172名,其中专任教师158名,高级教师93名,占专任教师的58.8%。省级骨干教师、市区学科带头人、市区优青共计35名,名特优教师占专任教师的22.2%。学校从专业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两个方面开展师徒结对青蓝工程,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助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学校会定期开展青年教师教学专题培训,学科及班会赛课,论文案例评比,读书沙龙等活动。在学校名师带领下,学校青年教师在2023年获得国家及省市区奖项接近100人次。
大数据时代,教育也讲究“精准”,学校引进了大数据智能服务中心,在教师层面,通过大数据获取学情分析报告,课前聚焦学生共性问题集中备课,课中重点讲评展示典型错题,课后重点练习高频错题,真正将课前课中课后打通,形成学习闭环,实现精准教学。在学生层面,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学生作答记录,形成学情报告,深度挖掘历次练习数据,生成学生学习轨迹。基于学生薄弱知识点和错因,形成集基础必做、知识强化、拔高练习三大模块于一体的个性化学习手册。个性化学习手册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能力值进行补缺补差,帮助学生摆脱低效题海战术,实现学业负担减重,学习效果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