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6日

绘织城市地下电网“绿色项链”

——记武汉市政机施公司洪山区世界一流电网电缆通道土建工程一标

电缆通道内部设置效果图

已建成的电缆通道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黎先才 通讯员 喻光

建设一流城市,需要一流电网。

4月24日,极目新闻记者在探访由武汉市洪山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建设,武汉城发集团下属武汉市市政工程机械化施工有限公司(下称“武汉市政机施公司”)承建的洪山区世界一流电网电缆通道土建工程一标注意到,该项目即将完工,目前正对工作井和电缆通道的内部进行清洁、检查及装饰装修收尾。

该项目今后将助力武汉建成“安全可靠、优质高效、绿色低碳、智能互动”世界一流城市电网,为打造新时代的英雄城市提供强劲“绿色动能”,为城市的高效运行、产业的高速发展、市民的美好生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顶管机地下“画弧”

下穿沙湖港“十环”精准出洞

洪山区世界一流电网电缆通道土建工程一标项目位于武汉市洪山区和平片区,由5个子项构成,其中有3个电缆隧道土建工程和2个高压排管土建工程,电缆隧道总长3274米,其中顶管段2567米。

开挖电缆隧道,涉及顶管施工。武汉市政机施公司该项目负责人刘明宝介绍,铁机路(团结大道—欢乐大道)段和园林路(沙湖港北路—欢乐大道)段的地下隧道主要位于粉质黏土、粉土、粉砂互层及黏土层,地层较为软弱,施工风险大。

更为挑战的是,铁机路和园林路顶管隧道需下穿沙湖港且要避开沿线桥桩,顶管弧度分别为20度、30度,顶部距沙湖港渠底最小覆土约3.5米,存在精度控制难度高、安全风险大的问题,纠偏工作是重中之重。

“我们提前通过BIM模型进行空间模拟,计算曲率参数,直观呈现顶进方案。”该项目总工喻光介绍,项目采用内径为2.7米的泥水平衡顶管机,考虑到顶管管节接缝问题,最终将原设计2.5米一节的管材调整为1.5米,利于顶进过程中纠偏和接缝处的防水处理。

顶进过程中,每顶进一节管材进行一次测量,及时纠偏。电缆隧道土建工程弧线段顶管于2023年7月“十环”出洞。2024年1月,全线电缆通道实现贯通。

沉井开挖最深达21.5米

精细施工确保结构安全

节点井是方便今后进出电缆通道的过渡空间,该项目节点井有26个,沉井下沉难度大,距周边高楼最近的仅有2.8米,最深下沉达21.5米。

面对施工空间受限挑战,项目团队采用了小型化施工设备和精细化施工方法来减少占地面积,同时对施工流程进行细致优化,确保各个环节的作业安全。

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周边环境和建筑物的影响,在沉井周边设置了安全护栏和警示标志,提醒行人和车辆注意安全,还对周边建筑物进行密切监测和评估,确保结构安全。

在沉井开挖中,为降低地下水位并减少渗流对沉井稳定性的影响,项目团队采用了降水井和排水沟相结合的方法。同时,为了确保沉井周边土体的稳定性,对周边土体进行注浆加固措施,并设置了止水帷幕。

此外,项目还严格控制了泥浆的配比与注浆压力,以保证沉井能够稳定下沉。同时,沉井周围设置了钢筋混凝土护壁、钢板桩等在内的多层防护结构,有力保障沉井结构稳固。

创和谐向上团队

笃行实干“攻坚”屡创佳绩

“责重如山,行胜于言。”这是项目负责人刘明宝常挂在嘴边的话,项目团队精诚协作,将一个个小目标尽全力实现。

项目前期受管线迁改影响,现场作业面无法全面展开。面对工期紧、任务重的压力,刘明宝带领项目团队制定总体计划,按照“目标不变、任务不减”的要求倒排工期计划,详细分解到日,以确保总体目标达成。

带队伍树立高标准、严要求导向。针对沉井下沉难度大的问题,项目团队优化施工方案,通过选择合适的混凝土配合比,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质量、养护措施等,确保沉井在下沉前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和刚度。

工作推进中,项目部每日组织参建队伍开碰头会,科学组织、合理调度人、材、机配置,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施工计划解决问题。

该项目多次获得武汉市级安全文明施工较好工地、“流动红旗建设工地”称号等,还荣获2023年武汉市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示范工地(“黄鹤杯”)。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此前,刘明宝先后参与建设的雄楚大街(楚平路—三环线立交)改造工程和光谷大道南延(三环线—外环线)工程均获“国家优质工程奖”,成为光谷片区的交通名片。

--> 2024-04-26 ——记武汉市政机施公司洪山区世界一流电网电缆通道土建工程一标 4 4 楚天都市报 content_271747.html 1 绘织城市地下电网“绿色项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