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邹浩 通讯员 幸莉莉 张富军
5、4、3、2、1!一枚枚“火箭”升空;大型无人机掠过操场上空,天女散花般放出无数小“飞机”;在化学生物实验课成果展示区,家长们纷纷点评:“泡菜做得好,果酒也很香。”在学校多功能楼报告厅,获IRO国际赛银奖、青科赛全国一等奖、ICC全球发明大会国赛银奖等的22名年度科技之星依次上台领奖……4月14日,武汉睿升学校第十六届科技节拉开帷幕,学生们的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成果让前来参观的家长纷纷感叹:“没想到高中学校有这么多科技活动!”
科技成果和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学校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相关负责人介绍,学校斥资1200多万元建起了多功能实验大楼,以及机器人竞赛实训、AI人工智能实验、航天航模、3D技术、影视工作室、光伏发电、VR实验室、天文观测等八大实践基地,还在学校特有的电子技术课程中引导学生设计了“闪烁灯的设计”“LCD显示屏的控制”“步进电机的使用与控制”等方案。“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为解决实际问题,会查阅大量资料,不仅对以往学过的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而且还学习了新的知识。这些经验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为学习提供了新的思路。”李水生校长说。
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知行合一,在睿升学校已成现实。据介绍,针对学校升旗时音乐播放与升旗速度不匹配的问题,吴倩、孟昭芬、余凡琦等学生设计了自动升旗杆;针对晾晒衣服占用空间过大的问题,学生洪雯、陈文设计了“简约树”挂衣器。
数据显示,多年来,睿升学校30多位学生申请专利,2位学生实现科技成果转换,6位学生参加国际发明展览会,大批学生参加各种类型的学科竞赛和科技大赛,甚至在国际赛场上,都出现了身披五星红旗为国争光的学生。去年,该校入选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小平科技创新实验室”建设学校名单。
“尽管参赛占用了一点时间,但从长远来看,肯定是利大于弊。”学生李阳说,科研精神是可以迁移的,这种精神在学习上同样受用。学生家长们也说,通过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孩子学习的劲头越来越足,成绩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