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林楚晗 摄影: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邹斌 通讯员 郝利红 实习生 雷晶
墓碑,是用简洁的文字,记载逝者的一生,是逝者的“身份证”。53岁的柯于晓,是一名职业刻碑师,已在武汉龙泉山孝恩园墓区默默耕耘了28个春秋。
在这片寂静而庄重的土地上,他见证了很多生命的离去,也感受了生死之间的无尽哲理。
坚守:入行30多年刻碑数万块
清明前夕,极目新闻记者在龙泉山孝恩园内见到了正在工作的刻碑师傅柯于晓。只见一名瘦弱的男子蹲在墓碑前,戴着面罩,电磨触碰花岗岩碑石,一阵巨大的“刺啦”声伴着飞溅而起的石屑扩散开来。
谈起刻碑师这一行,柯师傅说,自己是湖北阳新人,祖祖辈辈是学中医的,但柯师傅偏偏有着“晕血”的毛病,实在没有办法当一名合格的医生,于是他开始思考自己未来的人生规划。“那个时候在农村,家里也穷,想着自己得有一门手艺才能养活自己,刚好有几个朋友说可以尝试着做这一行,我就抱着试试的心态,没想到这一干就是一辈子。”
回忆起最开始的日子,柯师傅说,上个世纪90年代是需要刻碑师傅自己上山搬运石料的,这意味着需要将300斤—400斤的石头挑着搬下山,“一般一块石头是四个人背,刚干这行的时候,肩膀上的肉没有几天是好的,每天晚上胳膊疼得没有办法抬起来,时间久了,肩膀上都是厚茧。”
1996年,因为手艺出众,柯师傅被一位浙江商人看中,并推荐到如今的龙泉山孝恩园工作,这一干便是28年。
加上在老家工作的几年,柯师傅从事刻碑师这行已有30多年,前前后后经他雕刻的碑石已经有数万块。回忆起刚入行的时候,柯师傅还历历在目,“雕刻学起来上手虽快,但要做好却不容易。工作非常辛苦,这份职业对手艺要求极其高,要求既耐心又细心,只有慢工才能出细活。”很长的时间,柯师傅都是一个人独自在园区里对着林立的墓碑蹲着刻字,直到颈椎手臂疼得无法坚持,起身活动一下再换个姿势继续埋头雕刻。
敬畏:为逝者留下最后的文字
柯师傅告诉记者,一块常规的墓碑上,一般有大大小小50多个汉字,在以前机械化还没有那么发达的时候,刻一块碑,一个熟手下来需要忙乎一周时间。
“如今机械化的发展,刻一块碑3到4个小时就可以完成,机器代替了人工。”虽然大多数情况下不需要再像原来一样刻一块碑花一周时间,但是对于刻碑这件事,柯师傅的敬畏之心从未改变。“只有心怀敬畏,才能刻出一块好碑。虽然碑文上的名字都是陌生的,但是能为逝者留下最后的文字信息,这也是刻碑人坚守的初心。”
柯师傅告诉记者,如果单纯地刻碑还算好一点,最紧张的就是在已有的碑文上添加内容。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柯师傅就接到了一个急活,原来,逝者的家属当天下午要来墓区祭扫,柯师傅要赶在家属到来前,把新加的碑文内容补充上。因为空间有限,整个作业过程,柯师傅只能蹲在地上完成,固定的姿势早已让柯师傅的双腿变得麻木。长期的刻碑工作,也给他的身体带来了不少职业病。“颈椎病、腰椎病都有,而因为长期在大量灰尘的环境中工作,每天下班后,从头发到身上再到双手,全部都是灰。”
此外,受伤也是常有的事情,割破手、眼睛进沙子,柯师傅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柯师傅打趣地说:“俗话说眼睛容不下一粒沙子,现在我的眼睛能容下很多沙子。”
说到这里时,柯师傅想起了一件和女儿之间发生的小事。有一年夏天女儿来陵园找他,找了很多圈都没找到他,最后在一块墓碑前找到正戴着面罩和厚厚几层口罩的父亲。“她说没有认出来我,说根本看不出来我的样子,我那个时候身上也都是灰,捂得严严实实,全身早已被汗水浸湿。”柯师傅告诉记者,女儿当时就红了眼圈,说不让他再干这行了,但是他笑着宽慰女儿,“什么样的工作都得有人去干,所有的工作都有它存在的意义。”
对于刻碑师来说,每年的夏天和冬天是他们最担心的季节,“夏天在室外碑的最高温度高达60摄氏度,用手一摸都烫手,人往往蹲下去,衣服全都湿透了。但是没有办法戴手套,只能用水把它降温,而冬天太冷,手都僵掉了,会影响灵敏度,但是也没有办法戴手套。不论刮风下雨,不论生病发烧,没有任何理由,答应逝者家属的,一定要按时完成。”柯师傅说。
柯师傅表示,现在年轻人愿意干这活的越来越少,他希望在退休前能招几个徒弟,把这门技艺传承下去。
功德:帮他人走完世上最后一程
中国人对人生价值有着千古留名、万古流芳的期盼,人们对善终有着非同一般的重视。柯师傅始终牢记这人生最后一件大事的重要性,因此在工作中对自己的要求更加严格。
文字在刻入碑石之前,需要走三道确认的步骤。柯师傅会和逝者家属多次确认篆刻的内容,每一步都要保证正确,如果一个步骤出问题,最后就会出大事,没办法向家属交代。所以接待每一位客户的时候,柯师傅都会提醒自己:墓碑雕刻无小事,唯有认真负责的态度,才对得起家属们的信任。
每一次刻完碑后,看着家属们向他鞠躬表示感谢,他就会觉得自己选择这份职业没有错。“我觉得一块墓碑就是一个人生平的故事,每次刻碑的时候我都心怀敬意。”
在从业过程中,柯师傅也曾遇到过一些有着特殊要求的客户,柯师傅告诉记者,有一些人需要用自己的书法字体来刻碑文,“那个字体是他自己写的,他写在纸上,再贴到碑文上面,这就要求字体不能走形,必须十分小心,按他原本样子给雕刻起来。”
当然在从业的这几十年来,也发生过很多令柯师傅印象深刻的故事。他告诉记者,有一次逝者家属是一位母亲,去世的是她儿子,因为白发人送黑发人,这位母亲哭得太过悲痛,柯师傅担心她做出傻事,陪同她说了几个小时的话,不停地安慰她,并告诉她一定要好好过下去,“这些年,在这种工作环境下,人情冷暖,看得太多,不过我一般不太敢听别人的故事,因为怕忍不住落泪。”
为了不让自己太过忧伤,柯师傅告诉记者,如今他在内心告诫自己,一旦下班就要忘记这些事情,好好生活,快乐生活。下班后的柯师傅喜欢用唱歌来放松自己,“人生不过就短短几十载,怎么开心怎么来,走一遭不容易。”
“我觉得每一块墓碑就是一个不同人生故事,能帮助他们走完人生最后一程,替他们留下在这世上最后的信息,我觉得我做了很有功德的一件事。”柯师傅说。